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纪怀并引·其二十》
《纪怀并引·其二十》全文
明 / 温纯   形式: 古风

虎林戒行李,返舟停霅水。

旋从姑苏城,一水达都鄙。

中经江淮河,西自楚豫起。

军储四百万,私运亦称此。

平江信多劳,宋公良比美。

万安通夏镇,余亦从经纪。

至今三纪馀,舳舻争逦迤。

飞挽古未有,陵园亦宁只。

乃知故与利,子舆言有以。

纷纷泇莱议,拘曲终当已。

谁其浚二洪,行险深见底。

水繇地中行,陵运咸永倚。

往来亦利涉,朝贡疾如矢。

舍此谈他途,如车轻弃轨。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温纯对当时水路运输系统的观察和感慨。诗中提到的“虎林戒行李,返舟停霅水”暗示了长途旅行中的谨慎与停歇。接着,“旋从姑苏城,一水达都鄙”描述了从苏州出发,通过一条大河直达京城的壮丽景象。

“中经江淮河,西自楚豫起”则点明了这条水路的广阔覆盖范围,从长江、淮河到黄河,直至楚地和豫州。诗中特别提到了“军储四百万,私运亦称此”,说明了这条水路不仅是军事物资的运输要道,也是民间贸易的重要通道。

“平江信多劳,宋公良比美”赞美了平江(苏州)作为交通枢纽的繁忙与重要性,同时将宋公与之相比,强调其价值。接下来,“万安通夏镇,余亦从经纪”表明了诗人自己也参与其中,见证了这一地区的繁荣。

“至今三纪馀,舳舻争逦迤”描述了数十年间,船只在水面上穿梭不息的景象。“飞挽古未有,陵园亦宁只”则表达了对古代没有如此高效运输方式的赞叹,以及对陵园(可能指皇家陵墓)得到妥善维护的欣慰。

“乃知故与利,子舆言有以”引用了儒家思想家子舆的话,强调了“故”(传统)与“利”(利益)之间的关系,表明了诗人对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深刻思考。

“纷纷泇莱议,拘曲终当已”反映了对当时社会上关于水路运输的讨论和争议的看法,认为这些争论最终会得到解决。最后,“谁其浚二洪,行险深见底。水繇地中行,陵运咸永倚”表达了对那些开凿河流、疏通水道的先人的敬意,以及对水路运输系统稳定运行的期待。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明代水路运输的繁荣景象,也蕴含了对历史、传统与现代的思考,以及对劳动人民智慧的赞颂。

作者介绍
温纯

温纯
朝代:明

(1539—1607)陕西三原人,字景文,一字叔文,号一斋。嘉靖四十四年进士。授寿光知县,征迁户科给事中。累迁至左都御史。时矿税使四出,所至作恶多端。纯屡疏陈,不报。曾倡诸大臣伏阙泣请罢矿税。后以与首辅沈一贯不合,力请致仕。卒谥恭毅。有《温恭毅公集》。
猜你喜欢

失题九首·其三

君方陵愈我惭郊,大瓠为舟浪自要。

老矣独期云駃便,归与长负桂丛招。

峥嵘红橘迎风密,点滴安榴掠望烧。

多谢□萌滋味永,便思飞步到杨寥。

(0)

又寄性之二首·其二

平日鹓鸾接武中,汪汪每叹不能穷。

暂烦朱毂图遗爱,方信清时是至公。

千载难期人物盛,一时休叹马群空。

何妨坐啸追陈迹,应有新诗袭素风。

(0)

傅子昌归兴州

嘉陵江水接天流,州据江流最上游。

忆昔练衣随跋马,而今白发任虚舟。

庆门誉望闻来久,塞路殷勤得暂酬。

见说明朝却西去,长亭挥手恨无由。

(0)

四时词拟徐陵用今体次东坡旧韵.秋

画图展尽潇湘绿,窈窕新词写啼竹。

薄衾笑拂又经年,已报莎鸡入重屋。

渐施帘幕作深扃,时看明河步广庭。

旋索罗衣防露下,隔墙闻叫侍儿声。

(0)

书罗氏屏风四绝·其四

日日春禽百转新,明窗棐几净无尘。

平生似有丛林分,秃鬓何为尚满巾。

(0)

书龚彦本庄壁二绝·其一

青黄赤白千畦稻,远近高低四面山。

旧约买邻今已决,却忧无力伴跻攀。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