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峰顶》
《峰顶》全文
宋 / 郭祥正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登山不辞险,探景须穷幽。

行彻五千仞,回首视九州。

人寰莽何处,大野苍烟浮。

更酌天池泉,古意空悠悠。

(0)
鉴赏

这首诗《峰顶》是宋代诗人郭祥正所作,通过其笔下,我们仿佛能感受到登山者的坚韧与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

首句“登山不辞险,探景须穷幽”,开篇即展现出登山者不畏艰险、追求极致的精神风貌。他们愿意面对山峰的险峻,只为探寻那幽深而神秘的景色。这种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正是人类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

接着,“行彻五千仞,回首视九州”描绘了登山者在攀登至极高处时的壮丽景象。他们穿越了五千仞的高峰,回望之下,整个九州大地尽收眼底,显得渺小而遥远。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壮阔,也暗示了人类在面对自然时的渺小感,以及对广阔世界的渴望与敬畏。

“人寰莽何处,大野苍烟浮”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在极高的峰顶之上,人世间的一切似乎都变得模糊不清,只有广袤无垠的大地上,苍茫的烟雾飘浮,象征着自然界的神秘与不可知。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在浩瀚宇宙中,人类的存在虽微不足道,但追求知识、探索未知的精神却是永恒的。

最后,“更酌天池泉,古意空悠悠”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慨和对历史文化的追思。在如此高远的峰顶,仿佛能饮到天池之水,感受着古老而悠远的文化气息。这里的“古意”不仅指自然景观的历史悠久,也暗含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怀念,提醒人们在追求现代文明的同时,不应忘记那些源自自然与历史的智慧与美。

综上所述,《峰顶》一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写,展现了登山者的勇气与探索精神,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郭祥正

郭祥正
朝代:宋   字:功父   籍贯:自号谢公山   生辰:1035~1113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猜你喜欢

伊江杂诗·其五

草泽浩无边,山环大海圆。

驻师李广利,留碣汉张骞。

路可移瓜戍,川敷引马泉。

巡防两无碍,经画仰前贤。

(0)

防秋登嘉峪楼纪事·其三

苍茫西海有无间,多病书生愧抱关。

日暮倚楼风万里,天涯弹铗月千山。

驼鸣玉垒移封旧,雁带金城振旅还。

守捉滩头递刁斗,独吟秋色水潺潺。

(0)

乌鲁木齐

红山冈下巩宁城,红庙前头唱太平。

共道山川灵秀聚,北门锁钥伏波营。

(0)

久雨次雪斋·其二

床褥动弥月,檐声不断流。

何时见山色,于我若云游。

瓶粟尽穷日,窠雏委漩沤。

不因炎德会,风雨暗行秋。

(0)

蓉溪为御史大夫金公题次邃翁韵

蓉溪锦溪相并清,益绵二美元齐名。

涪江东来始汇派,花月下映双溪明。

溪边合有幽人住,颍水箕山不同处。

大鹏飞歇寻上征,子凤文城会飞去。

平分书屋真卧庐,万卷亦有李峤书。

小坐芙蓉问秋水,花意人意溪与俱。

千树亭亭青玉立,殷红艳紫纷然集。

碧桃夭杏圣得知,就中别有阳和入。

君不见露下秋高金气严,零落相对还相妍。

万卉平林少颜色,皮剥叶老空自怜。

雪干霜柯仅谁识,大松岁久龙蛇迹。

小松直上不作难,咫强后手看亲植。

(0)

侯桂舲军门以《疏勒望云图》属题,赋五言四章·其三

快睹旄头落,中兴建武功。

栖身千里外,锡类八荒同。

弓挂天山雪,笳吹瀚海风。

归来将母念,犹认去时容。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