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羌村·其二》
《羌村·其二》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古风

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

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

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

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

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

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

(0)
注释
迫:逼仄,艰难。
欢趣:快乐的心情。
娇儿:幼小的孩子。
复却去:再次离开。
追凉:寻找阴凉。
池边树:池塘边的树荫。
萧萧:形容风声凄厉。
抚事:感慨世事。
赖知:幸好知道。
糟床:酿酒的器具。
斟酌:饮酒。
迟暮:晚年,老年。
翻译
晚年生活逼仄,回家也少有欢乐。
幼儿缠绕膝下,怕我离开又不舍。
回想往昔,喜欢在清凉处漫步,常绕着池塘边的树。
强劲的北风吹过,往事如烟,忧虑满怀。
幸好知道庄稼已收割,酒糟已酿成,
现在这些足以畅饮,暂且用来安慰这迟暮之年。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羌村三绝》之一,表现了诗人晚年归隐田园生活的情景。开篇“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两句表达了诗人在晚年为了逃避世俗的纷争和压力,不得不回到故乡,但这份归隐之举并没有带来多少快乐。

接着“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描述了家中小孩依赖于他,即便是短暂离开孩子们也会感到害怕。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家庭的深厚情感和生活中的温馨时刻。

“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他经常绕行于家园中的池塘和树木之间,追寻那些难以复返的清凉瞬间。

“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则写出了秋天北风凛冽,诗人在这样的季节里回顾身边的事情,心中充满了种种忧虑和思考。

接下来的“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显示了诗人的生活虽然简朴,但他对农事有所了解,对收成的粮食感到庆幸,同时也感受到生活中的不易和劳累。

最后,“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表达了诗人在晚年虽然物质上有了一定的满足,但仍旧保持着谨慎和节俭的态度,对待将至的暮年生活持有一种安慰之情。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家庭生活、自然环境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晚年的平淡与满足,以及他对于生命流逝和岁月变迁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七年九月,自广陵召还,复馆于浴室东堂。八年六月,乞会稽,将去,汶公乞诗,乃复用前韵三首·其一

乞郡三章字半斜,庙堂传笑眼昏花。

上人问我迟留意,待赐头纲八饼茶。

(0)

次韵定国见寄

还朝如梦中,双阙眩金碧。

复穿鹓鹭行,强寄麋鹿迹。

劳生苦昼短,展转不能夕。

默坐数更鼓,流水夜自逆。

故人为我谋,此志何由毕。

越吟知听否,谁念病庄舄。

(0)

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其七

冰盘未荐含酸子,雪岭先看耐冻枝。

应笑春风木芍药,丰肌弱骨要人医。

(0)

次韵宋肇惠澄心纸二首·其一

诗老囊空一不留,百番曾作百金收。

知君也厌雕肝肾,分我江南数斛愁。

(0)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其二十二菡萏亭

日日移床趁下风,清香不断思何穷。

若为化作龟千岁,巢向田田乱叶中。

(0)

元翰少卿宠惠谷帘水一器、龙团二枚,仍以新诗为贶,叹味不已,次韵奉和

岩垂匹练千丝落,雷起双龙万物春。

此水此茶俱第一,共成三绝鉴中人。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