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兮夕曛,声和兮夏云。
白日兮将短,秋意兮已满。
乍悲鸣兮欲长,犹嘶涩兮多断。
风萧萧兮转清,韵嘒嘒兮初成。
依婆娑之古树,思辽落之荒城。
闲院支颐,深林倚策。
犹惆怅而无语,鬓星星而已白。
蝉鸣兮夕曛,声和兮夏云。
白日兮将短,秋意兮已满。
乍悲鸣兮欲长,犹嘶涩兮多断。
风萧萧兮转清,韵嘒嘒兮初成。
依婆娑之古树,思辽落之荒城。
闲院支颐,深林倚策。
犹惆怅而无语,鬓星星而已白。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图景,通过对蝉鸣声和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感慨。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清新,情感深沉,展示了作者在唐代诗歌艺术上的成就。
首句“蝉鸣兮夕曛,声和兮夏云”通过蝉的鸣叫与晚霞、温柔的声音和夏日浮动的云朵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悠闲而又略带哀伤的情绪。紧接着,“白日兮将短,秋意兮已满”,则是对时间流逝和秋天气氛的强烈感受。
诗人通过蝉鸣声的欲长犹断,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命无常、无法持久的悲哀。风清韵初成,则是一种从自然中寻找安慰的声音描写。
“依婆娑之古树,思辽落之荒城”这两句,诗人借助古树与荒废的城堡,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现实中孤独、凄凉的情感。接下来的“闲院支颐,深林倚策”,则是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的自处状态,既有闲适之情,又不失孤寂。
最后,“犹惆怅而无语,鬓星星而已白”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困惑与无奈,以及对年华老去、头发斑白的无言感慨。整首诗通过对蝉鸣声和自然景观的描绘,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生命的短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