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述》
《杂述》全文
宋 / 林泳   形式: 古风

俗士心胸塞,高人眼目醒。

罗浮夜半日,南极海中星。

观心无别法,问梦有前人。

夜或长于夜,身还外此身。

万种由心造,千灵并我生。

病中闻蚁斗,悟处喜驴鸣。

天因断鳌立,人共裸虫生。

积气元无物,含灵总有情。

坏衲归杜窖,还舟上玉天。

莫疑佛富贵,不信鬼神仙。

功名祇可笑,时命偶相当。

鸡豕能为帝,蚍蜉亦有王。

色界真魔界,仙乡半醉乡。

错寻醒酒石,痴觅返魂香。

生白灵观妙,飞玄隐韵奇。

不嫌崇有论,却爱步虚词。

叱诃郑玄日,挦扯义山时。

谁信冢中易,人疑昆里诗。

檐夫通笔意,海客悟琴心。

禅法空中得,书生纸上寻。

(0)
注释
俗士:庸俗之人。
高人:高雅之人。
罗浮:古代山名。
观心:观察和理解内心。
病中:疾病状态。
蚁斗:蚂蚁争斗。
天因断鳌立:比喻天空的稳定。
醒酒石:传说中的石头,能解酒醉。
返魂香:虚构的香气,能使人复活。
昆里诗:昆曲中的诗歌。
海客:海上旅客。
禅法:佛教修行方法。
书生:读书人。
翻译
庸俗之人胸襟狭窄,高雅之人眼光独到。
罗浮山半夜如白昼,南极星点在海中闪烁。
观察内心没有特别的方法,询问梦境已有古人经验。
夜晚有时比夜晚更漫长,但身心超脱于这躯壳之外。
世间万物皆由心生,众多灵性与我共生。
病中听到蚂蚁争斗,领悟之处却欣赏驴鸣。
天空因巨鳌断裂而稳固,人类与卑微生物共存。
万物由气体构成,生命中总蕴含情感。
破旧僧衣归入杜甫的诗窖,乘舟返回玉清仙境。
不要怀疑佛的富贵,也不要否定鬼神的存在。
功名利禄只是笑谈,命运偶然间相匹配。
鸡猪也能成为帝王,蝼蚁也有自己的王者。
色欲世界实为魔界,仙乡如同半醉半醒之地。
误寻醒酒石,痴迷寻找返魂香。
生出白灵观之妙,飞升玄妙隐藏着奇特韵律。
不排斥崇奉有形之物的理论,却偏爱空灵的仙道诗篇。
呵斥郑玄的日子,批驳李商隐的时刻。
谁相信坟墓中的智慧,人们疑惑昆曲里的诗意。
屋檐下的工匠理解笔墨之意,海上的旅人顿悟琴音之深。
禅法在空中领悟,书生在纸上寻求真理。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林泳的《杂述》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对世俗与超然、心性与自然的思考。首联通过对比“俗士”和“高人”,展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暗示了诗人对高洁品性的追求。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借罗浮山的夜半日升和南极星象,寓言般地表达了对内心世界的洞察和对宇宙奥秘的探寻。

“观心无别法,问梦有前人”强调了内心的自我省察和对古人智慧的借鉴。诗人感慨人生短暂,“夜或长于夜,身还外此身”,揭示出对生死的深刻理解。他认识到万物皆由心生,即使是微小的生命也有其存在的意义。

在疾病和困境中,诗人从日常琐事中获得启示,如“病中闻蚁斗,悟处喜驴鸣”。他以天地自然为师,认为人与万物平等,都在生命的循环中求存。“天因断鳌立,人共裸虫生”形象地表达了这种观念。

诗人的人生观中,既有对佛教思想的接纳,也有对道教仙境的向往,但更注重内心的修炼和精神的自由。“莫疑佛富贵,不信鬼神仙”表明他对世俗功名的淡泊,而“功名祇可笑,时命偶相当”则流露出对命运的豁达态度。

全诗语言凝练,哲理丰富,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修养和思考。

作者介绍

林泳
朝代:宋

林泳,字太渊,自号艮斋,又号弓寮,南宋福建福清人。按《图绘宝鉴》作兴化人。希逸长子。宝祐元年(一二五三)进士。能诗,工书,善画墨竹。事迹见于《福州府志》、《宋诗纪事》、《书史会要》。
猜你喜欢

赠物阶诗·其二

合瞑刺缝罢,守啼方达曙。

带长垂两巾,代人交手处。

(0)

道藏元君诗

披云泛灵舆,倏忽适下土。

崆峒灭玄云,至感不容冶。

(0)

十劝·其三

劝君三,人身难得大须惭。

昼夜六时常念佛,勤修三宝向伽蓝。

(0)

里语

当时妇弃夫,今日夫弃妇。

若不逞丹青,空房应独守。

(0)

王蜀时人为高道兴谚

高君坠笔亦成画。

(0)

《独异志》引谚

骄奢之灾,祸非一致。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