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春禽百转新,明窗棐几净无尘。
平生似有丛林分,秃鬓何为尚满巾。
日日春禽百转新,明窗棐几净无尘。
平生似有丛林分,秃鬓何为尚满巾。
这首诗描绘了书房中的一幅宁静而充满文人气息的画面。诗人李之仪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自然界的敏锐观察。
首句“日日春禽百转新”,描绘了春天里鸟儿的鸣叫声,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每一天都带来新的感受。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新鲜体验和热爱。
接着,“明窗棐几净无尘”一句,通过描述明亮的窗户和干净的书桌,营造出一个整洁、清新的学习或思考环境。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是纯净而有序的,同时也反映出他对生活的高雅追求。
“平生似有丛林分,秃鬓何为尚满巾。”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感慨,以及对知识、学问的执着追求。尽管岁月在脸上留下了痕迹,白发已生,但内心的激情与对知识的渴望却依然饱满,如同丛林中的绿意,永不枯萎。这里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也有对精神世界的坚守和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知识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它不仅是一幅书房的写照,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
清溪曲曲抱山斜,绕溪十里蔷薇花。
春风吹香袭人骨,乾红淡白相交加。
眼睛眩晃不能视,烂如赤日凌朝霞。
时有扁舟向中下,共疑来处从仙家。
于时邀我临流饮,下踞大石盘犬牙。
平生意气一快论,屈指世务还惊嗟。
酒酣襞纸探强韵,胡涂醉字成乱鸦。
侵更把火入官舍,下马犹吟诗各誇。
何言花落悲人世,只见溪流度岁华。
今年初夏我复至,深丛晚艳馀孤葩。
山川故物依然在,惟子别路幽明赊。
想象音容杳何许,桂旗猎猎随云车。
悲来独坐荫芳树,涕泪挥洒沾黄沙。
行人怪我爱溪水,那知此恨无边涯。
鹦鹉洲边,芙蓉城下,迥然水秀山明。
小舟双桨,特地访云英。
惊破兰衾好梦,开朱户、一笑相迎。
良宵永,南窗皓月,依旧照娉婷。
别来,无限恨,持杯欲语,恍若魂惊。
念霎时相见,又惨离情。
还是匆匆去也,重携手、密语叮咛。
佳期在,宝钗鸾镜,端不负平生。
春来自分菊成坡,秋晚何妨日一过。
喜色忽看眉上见,霜华应向掌中多。
一枝须索蚁浮瓮,三径从教雀可罗。
坡下有泉唯可饮,西风吹鬓未应皤。
君名切斗魁,步武上霄极。
蓬莱群玉府,图书照奎壁。
郎官应列宿,寖觉象纬逼。
胡为作使星,炯炯向江国。
仰奉鹤发亲,版舆映莱服。
昔日红莲池,帅垣资婉画。
方将散馀润,连城被膏泽。
官搉与民繇,丰俭烦振籴。
小试活国手,疲氓赖休息。
便归侍玉皇,拱立香案侧。
富贵殊未已,行行上鸾掖。
君其妙演纶,三能看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