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只合老山林,辜负时卿一寸心。
老矣不堪持手板,死时何用覆斜衾。
有人称善名非细,对客无惭乐最深。
回首暮云天黯淡,谁能更听伯牙琴。
农夫只合老山林,辜负时卿一寸心。
老矣不堪持手板,死时何用覆斜衾。
有人称善名非细,对客无惭乐最深。
回首暮云天黯淡,谁能更听伯牙琴。
这首诗通过一个农夫的视角,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开篇"农夫只合老山林",表现出农夫对于自然界的归属感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辜负时卿一寸心"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年轻时未能实现的梦想和承诺的遗憾。
中间两句"老矣不堪持手板,死时何用覆斜衾"写出了农夫面对生命消逝时的无奈与超脱。这里的"手板"可能指的是农作工具,而"覆斜衾"则是死亡后所需的衣物。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老年和死亡的看法,认为即使到了老年也不再需要那些曾经珍视的东西。
然后"有人称善名非细,对客无惭乐最深"表现出诗人对于他人的评价持平常心态,同时对待来访的宾客仍旧保持着热情款待,这也体现了农夫纯朴无华的人生态度。
最后两句"回首暮云天黯淡,谁能更听伯牙琴"则是诗人在回顾往昔时,对于那些美好事物的怀念。"伯牙琴"出自古代琴师伯牙,他的琴音能够感动天地,这里用来比喻那些已经逝去的事物,表达了诗人对那些无法复返美好的无限留恋。
整首诗以农夫的口吻,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以及对于老年、死亡和过去的反思,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人生哲学。
乱后家山,意中愁绪真难说。
春将去、冰台初长,绮钱重叠。
炉烬水沉犹倦起,小窗依约云和月。
叹人生、争似水中莲,心同结。离别泪,盈盈血。
流不尽,波添咽。见鸿归阵阵,几增凄切。
翠黛每从青镜减,黄金时向床头缺。
问今春、曾梦到乡关,惊鶗鴂。
雨过烟斜,看流光几点,度叶穿花。
迎风同蛱蝶,映水傍蒹葭。
更欲定,耀初加,帘幕那堪遮。
又助来、天阶夜色,小扇轻挝。伤心莫问隋家。
恨已无腐草,但有昏鸦。微光应未久,往事已堪嗟。
些小影,莫频誇,待欲惜秋华。
有瘦生、一编夜读,相对笼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