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野宿》
《野宿》全文
宋 / 毛直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归恨逐春深,迟休欲缩程。

远山何处碧,落日故乡明。

路改柴门僻,村空石硙鸣。

乞蔬仍买米,一宿尚营营。

(0)
注释
归恨:回家的遗憾。
逐春深:随着春天加深。
迟休:迟迟不愿结束旅程。
缩程:缩短行程。
远山:远处的山。
碧:绿色。
故乡明:故乡的落日特别明亮。
路改:道路改变。
柴门:简陋的木门。
僻:偏僻。
石硙鸣:磨石碾米的声音。
乞蔬:乞求蔬菜。
买米:购买大米。
一宿:一夜。
营营:忙碌不安。
翻译
归乡的遗憾随着春天加深,想要早些休息却难以实现。
远方的山峦哪一片是绿色的?只有故乡的落日格外明亮。
道路变得偏僻,穿过柴门,只听见磨石碾米的声音。
我向村民乞讨蔬菜,还买了大米,一夜辗转难眠,忙碌不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归乡的愁绪心情,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内心的不舍和怀念之情。

“归恨逐春深”一句表明随着春光渐深,诗人的归乡之恨也随之加深。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但诗人却无法与这欢快的景象共鸣,因为他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渴望。

“迟休欲缩程”则透露出诗人因思念家乡而不忍心继续前行,似乎想要收短脚步,以便更快地回到那片故土。

接下来的“远山何处碧,落日故乡明”两句,更是深化了对故乡的无限眷恋。诗人通过远山的碧绿和落日的辉映,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自然之中,那遥远的家乡仿佛在夕阳下变得更加鲜明和清晰。

“路改柴门僻,村空石硙鸣”这两句描绘了诗人行走在荒凉的小道上,看到的是被遗忘的柴门,以及在空寂的村庄中回响着的石头声响。这里传达了一种孤独和寂寞,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最后,“乞蔬仍买米,一宿尚营营”则是对现实生活困顿的一种写照。诗人即便是在外漂泊,也要为生计奔波,乞求蔬菜以果腹,而一夜安歇之事也需精打细算,这种生活的拮据和艰辛,更添了几分归乡的迫切。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日常琐事的刻画,展现了一位旅人对于故土的深情,以及在异乡漂泊中所遭遇的一系列困顿和无奈。

作者介绍

毛直方
朝代:宋

毛直方(生卒年不详,约1279年前后在世),字静可,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宋咸淳九年(1273)以周礼领乡荐,入元后不仕,优游闾里,授徒讲学。及科举制重兴,郡内以明经擢进士第者,多出其门。省府上其名,始被一命,得教授致仕,半俸终其身。所编有《诗学大成》、《诗宗群玉府》三十卷,所著有《冶灵稿》四卷、《聊复轩斐稿》二十卷。《元诗选·三集》录其诗二十六首。
猜你喜欢

明日复雨凉再用韵二首·其二

溅瓦排檐散万丝,颠狂风筱要扶持。

恩深到骨吾能报,急赋新凉第一诗。

(0)

次韵陆务观编修新津遇雨不得登修觉山径过眉州三绝·其二

离合纷纷怕远游,远游仍怕赋登楼。

何须一望三千里,望尽西州转更愁。

(0)

和人游嵩山十二题·其十二中峰

嵩高最高处,逸客偶登临。

回看日月影,正得天地心。

念此非常游,千载一披襟。

(0)

知府孙学士见示和终南监宫太保道怀五首因以缀篇·其一

玉皇近侍请脩真,赐得南山十里云。

樽有圣贤聊自慰,鼎多龙虎复谁分。

谢家山色朝晡见,陶隐松风寤寐闻。

万物已齐无一事,独醒惟笑众醺醺。

(0)

寄杨诚斋

不愁风月只忧时,发为君王寸寸丝。

司马要为元祐起,西枢政坐寿皇知。

苦辞君命惊凡子,清对梅花更与谁。

梦绕师门三稽首,起敲冰砚诉相思。

(0)

风流子.泛湖

歌咽翠眉低。湖船客、尊酒谩重携。

正断续斋钟,高峰南北,飘零野褐,太乙东西。

凄凉处,翠连松九里,僧马溅障泥。

葛岭楼台,梦随烟散,吴山宫阙,恨与云齐。

灵峰飞来久,飞不去,有落日断猿啼。

无限风荷废港,露柳荒畦。

岳公英骨,麒麟旧冢,坡仙吟魄,莺燕长堤。

欲吊梅花无句,素壁慵题。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