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斋地上飞行仙,往来滇南东西川。
薄宦归来清俸钱,一童一屐摇长鞭。
今朝跳上过江船,菉园当时美少年。
方瞳碧眼窥残编,耳聋那知尘俗喧。
饮酒食肉夜安眠,左右就养后昆贤。
惜抱清显天下传,翰墨文章谁比肩。
钟山之旁砚为田,欲归不归岂流连。
名家旧物惟青毡,雨耕虚度殊索然。
不材散木徒迁延,旧游空忆歌舞筵。
冷吟细响如秋蝉,愿诣帝所闻钧天。
漱六一第四十年,谁能置之冠盖前。
第力垂竭神明全,倔强不杖不受怜。
谨斋地上飞行仙,往来滇南东西川。
薄宦归来清俸钱,一童一屐摇长鞭。
今朝跳上过江船,菉园当时美少年。
方瞳碧眼窥残编,耳聋那知尘俗喧。
饮酒食肉夜安眠,左右就养后昆贤。
惜抱清显天下传,翰墨文章谁比肩。
钟山之旁砚为田,欲归不归岂流连。
名家旧物惟青毡,雨耕虚度殊索然。
不材散木徒迁延,旧游空忆歌舞筵。
冷吟细响如秋蝉,愿诣帝所闻钧天。
漱六一第四十年,谁能置之冠盖前。
第力垂竭神明全,倔强不杖不受怜。
这首清代马春田的《五老歌》描绘了五个年逾八十的老友,分别是王谨斋、张菉园、姚惜抱以及诗人自己和光漱六。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他们的生活状态和性格特点。
首句“谨斋地上飞行仙”形象地展现了王谨斋的超脱与飘逸,仿佛仙人般在人间穿梭。接下来描述他清贫的生活,虽官微但志气高洁,仅有一童一屐相伴,悠然自得。
“菉园当时美少年”将张菉园年轻时的风采勾勒出来,即使年迈,仍保持着青春活力。他的专注与超脱体现在“方瞳碧眼窥残编,耳聋那知尘俗喧”,对世俗的纷扰毫不在意。
姚惜抱则以“饮酒食肉夜安眠,左右就养后昆贤”展现其豁达洒脱,乐于提携后辈。他的名声清显,文章出众,但并不留恋权位。
诗人自述“漱六一第四十年,谁能置之冠盖前”,表达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即使年老,也无惧世俗的眼光。他们虽然力衰但精神饱满,坚韧不屈。
整首诗通过描绘五位老人的生活态度和个性,展现出他们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高尚品格,以及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布谷布谷解劝耕,蟋蟋蟀蟀能促织。
州符县帖无已时,劝耕促织知何益。
安得生世当成周,一家百亩长无愁。
绿桑郁郁暗微径,黄犊叱叱行平畴。
荆扉绩火明煜煜,黍垄馌饭香浮浮。
耕亦不须劝,织亦不须促。
机上有馀布,盎中有馀粟。
老翁白首如小儿,鼓腹击壤相从嬉。
秋风吹细雨,萧然濯炎炽。
老夫疾顿平,甘食仍熟寐。
春物财几何,摇落已复至。
昔人喻死生,谓若屈伸臂。
愚公顾不灵,白首没荣利。
嗟予幸学道,了此直差易。
三拜散人号,退志获早遂。
弦歌万二千,尽力不能祟。
瘦驴骨可数,渺渺入空翠。
霜蟹初把螯,丝莼小添豉。
平生笑巨君,老啮乾肉糒。
异味幸满前,万事付一醉。
陆子白首安耕桑,乐事遽数乌能详。
长罗家家雪作面,画楫处处青分秧。
迎荻船归潮入浦,祈蚕会散月满廊。
有时邻曲苦招唤,茅檐扫地罗壶觞。
堆盘珍脍似河鲤,入鼎大脔胜胡羊。
披绵黄雀曲糁美,斫雪紫蟹椒橙香。
老人饱食可无患,摩挲酒瓮与饭囊。
儿孙扶侍递相送,笑语无间歌声长。
人间哀乐不可常,掠剩有鬼在汝傍。
常忧水旱虞螟蝗,力行孝悌招丰穰。
钓台先生谏大夫,建中初元起江湖。
是是非非玉座侧,身可死徙志不渝。
烟汀月岛二十载,白发短䑧藏菰蒲。
晚蒙湔洗得一障,上奏犹自称粗疏。
此公造处直奇特,竺乾先生分半席。
九州看如掌中果,天不遣为吁可惜。
径归敛手筑陂池,也活龟鱼论万亿。
骨冷桐山唤不闻,停车怅望春波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