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别君杨柳浓,今朝怅望樱桃红。
青骢去何在,只在平芜外。
春风自暖妾自寒,邻女相过掩泪看。
日长草绿娇黄蝶,宛转啼鹃隔花叶。
不能飞去唤郎归,何用朝朝啼向妾。
昨日别君杨柳浓,今朝怅望樱桃红。
青骢去何在,只在平芜外。
春风自暖妾自寒,邻女相过掩泪看。
日长草绿娇黄蝶,宛转啼鹃隔花叶。
不能飞去唤郎归,何用朝朝啼向妾。
这首明代诗人屠隆的《闺情》描绘了一位女子对离别的怀念和孤独生活的感受。首句“昨日别君杨柳浓”,以杨柳的繁茂象征昔日与爱人离别的场景,渲染了浓重的离愁氛围。次句“今朝怅望樱桃红”则通过樱桃的红艳,映照出女子此刻的内心失落,暗示春光虽美,却无法填补心中的空缺。
“青骢去何在,只在平芜外”表达了女子对远行爱人的思念,青骢马已远去,只剩下无尽的草原作为他们的距离象征。接下来,“春风自暖妾自寒”运用对比,春风温暖而她内心寒冷,凸显了她独自承受的孤寂。
“邻女相过掩泪看”写邻居女子来访时的同情与自己的悲伤,进一步加深了她的孤独感。“日长草绿娇黄蝶”描绘出夏日的宁静,但蝴蝶的婉转和杜鹃的啼鸣却增添了哀伤的气氛,仿佛它们也在诉说离愁。
最后两句“不能飞去唤郎归,何用朝朝啼向妾”直抒胸臆,女子感叹自己无法像鸟儿呼唤爱人归来,只能每日对着花叶中的啼鹃声中度过,表达了深深的无奈和期盼。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闺中女子对远方爱人的深深思念和生活中的孤苦无依,具有浓郁的闺怨诗特色。
白玉笙,咸通十三年琢成。
琢成匠人十指秃,进奉明堂声妙曲。
当时应赐恩泽家,流传至煜煜好奢。
高堂日日听吹笙,不知国内非和平。
仁兵万众一旦至,国破苍黄笙堕地。
虽然讹缺未苦多,却落人间为宝器。
管长纤纤剥笋束,况值吴姬指如玉。
不见排星换掩时,自然天韵来相续。
昔时祸乱曲,今日太平歌。
兴亡不系白玉笙,但看君王政若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