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前峰数尺高,露华萧飒满征袍。
只知眼底簿书静,岂意山中车马劳。
石夹雨馀重按辔,草间风动几横刀。
通途闻说无多地,踊跃身轻意气豪。
白虎前峰数尺高,露华萧飒满征袍。
只知眼底簿书静,岂意山中车马劳。
石夹雨馀重按辔,草间风动几横刀。
通途闻说无多地,踊跃身轻意气豪。
这首《木门早行》由宋代诗人冯山所作,描绘了清晨在木门附近行进的景象与感受。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
首句“白虎前峰数尺高”,以“白虎”象征山峰,形象地描绘出前方山峰的轮廓,虽不高却给人以挺拔之感。接着“露华萧飒满征袍”,通过露水的清冷与旅人衣袍的沾湿,营造出清晨行进时的清新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孤独。
“只知眼底簿书静,岂意山中车马劳。”这两句对比鲜明,前一句描述了诗人专注于眼前的文书工作,内心的宁静;后一句则想象自己身处山中,想象着车马劳顿的场景,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状态的对比思考。
“石夹雨馀重按辔,草间风动几横刀。”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行进途中的自然景观。雨后的石头路面上,诗人缓缓前行,谨慎地控制着马匹的速度;而草间的微风吹动,仿佛是远处传来的刀光剑影,增添了旅途的神秘与紧张感。
最后,“通途闻说无多地,踊跃身轻意气豪。”诗人感慨于道路的狭窄,但内心却充满了跃跃欲试的豪情,即使面对困难与挑战,也依然保持乐观与勇敢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旅途中的自然景色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古陌纤尘卷。恰重阳、好秋节气,恶缘耝遣。
十载双盘龙树老,井甃残云流泫。
空阔地、素沙铺茧。
满眼江山风叶下,顿伤离、感旧心难浅。
觞咏兴,强支展。昔游踪迹依稀显。
叹星霜、销磨未尽,石坪金扁。
后夜犊车曾轣辘,响乱寺门荒犬。
俯仰恨、余生宁免。
手把茱萸乡思急,管明年、高会何人典。
天似练,一鸿剪。
银篆香云吐,昼偏长,碧梧庭院,玉肌无暑。
赢得青山安稳在,何处争龙斗虎。
恰画艇,一双飞渡。
多少繁华风絮尽,算几时、重起新箫鼓。
身未老,待歌舞。西陵花月应相许。
唤深情、大苏小苏,对浇芳醑。
万事不如杯共把,请看离宫麦黍。
空满眼、鸱夷涛怒。
渔父当年非愤俗,果孤清、独醒人徒苦。
吾醉矣,莫怀古。
黑雾迷南裔。赋归来、公乎无渡,重关昼闭。
漂泊天涯供啸咏,诗律少陵偏细。
狂欲叱、高岑奴隶。
寒夜饮酣空八极,检奚囊、酒脯当除岁。
山水癖,暂留憩。远游可耐风尘际。
忆家乡、数峰明灭,郎官青髻。
袍笏堆床推望族,旧是江田门第。还不少。
绿瓜丹荔。飓毋波恬潮信小,倚危楼、松竹交戏。
蔽归去,梦雪初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