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板桥头碧浪柔。几年江表梦,恰同游。
双兰又放小帘钩。流莺熟,嗔唤一低头。
花落后庭秋。蒋陵烟树下,有人愁。
玉箫凭倚剩风流。乌衣燕,飞入旧红楼。
长板桥头碧浪柔。几年江表梦,恰同游。
双兰又放小帘钩。流莺熟,嗔唤一低头。
花落后庭秋。蒋陵烟树下,有人愁。
玉箫凭倚剩风流。乌衣燕,飞入旧红楼。
这首词描绘了诗人重游金陵时的情景和感触。开篇"长板桥头碧浪柔",以长板桥和碧波荡漾的江面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怀旧的氛围。接下来的"几年江表梦,恰同游",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在江南度过的时光的回忆,仿佛梦境般重现。
"双兰又放小帘钩",通过兰花开放和小帘钩的细节,暗示季节更迭,时光流转,也暗示着诗人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流莺熟,嗔唤一低头",以流莺的鸣叫唤起诗人低头沉思,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花落后庭秋",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寂寥,庭院中落花满地,增添了诗人内心的孤寂。"蒋陵烟树下,有人愁",蒋陵即孙权的陵墓,此处借古抒怀,表达对历史沧桑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最后两句"玉箫凭倚剩风流。乌衣燕,飞入旧红楼",诗人倚着玉箫,感叹往昔繁华已逝,乌衣巷口的燕子飞入旧时的红楼,画面生动,寓言了世事如梦,人事无常的主题。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重游金陵时的所见所感,融合了怀旧、哀愁和历史沧桑的情感,展现了明末清初文人士大夫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