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有仙家缩地方,松泉呼欲出宧光。
楣间底藉题千尺,倚槛常欣满意凉。
信有仙家缩地方,松泉呼欲出宧光。
楣间底藉题千尺,倚槛常欣满意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向往。诗人以“信有仙家缩地方”开篇,仿佛在说,确实存在一个缩小了的仙境,那里的松树与泉水,都散发着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息。接着,“松泉呼欲出宧光”,似乎在描述着松树与泉水之间,有一种神秘的力量,仿佛能将外界的光线吸引过来,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
“楣间底藉题千尺”,这里的“楣间”可能指的是门框或窗框之上,诗人想象着在那里题写千尺之高的文字,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是对艺术创作的一种追求。最后,“倚槛常欣满意凉”,则表达了诗人站在栏杆旁,欣赏这千尺雪景时的愉悦心情,以及对这种清凉、宁静之美的深深喜爱和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艺术创作的无限热情,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卸却珊钩,忽掩映珠栊,浑似凝翠。
叠叠湘筠,恍惚墨花涂地。
瞬息绘上东墙,只怪那、阳乌西坠。
唤小鬟、添助炉香,莫在栏边痴睡。
画堂如许春光腻。更堪怜、重重遮避。
风檐好把晶灯耀,何用管弦歌吹。
呢喃宿燕归梁,增得幽人诗思。
看绣屏书几,缥缈云波烟穗。
小阁如船,恰新构、青墩之石。
还栽就、樱桃百树,蕉桐半亩。
嫩箨雨移旁舍竹,纤腰露染垂堤柳。
倚西风、落笔啸高天,惊南斗。捞虾妾,捕鱼舅。
我欲醉,谋诸妇。好开樽便饮,瓮馀残酒。
半卷离骚消白眼,一房莲子凭纤手。
仰林梢、唤起月当头,成三友。
密洒轻匀,东风几度廉纤雨。
空濛翠霭,一带迷离烟树。
做弄丝丝袅袅,铺遍芳郊路。尽日里、欲飞还住。
惊春暮。见陌上、归鞭急整,频怅望、增凄楚。
莺回燕掠,到处吹花沾絮。
更入巫山好梦,向晚萦情绪。
凭阑听、点点心头长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