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阁如船,恰新构、青墩之石。
还栽就、樱桃百树,蕉桐半亩。
嫩箨雨移旁舍竹,纤腰露染垂堤柳。
倚西风、落笔啸高天,惊南斗。捞虾妾,捕鱼舅。
我欲醉,谋诸妇。好开樽便饮,瓮馀残酒。
半卷离骚消白眼,一房莲子凭纤手。
仰林梢、唤起月当头,成三友。
小阁如船,恰新构、青墩之石。
还栽就、樱桃百树,蕉桐半亩。
嫩箨雨移旁舍竹,纤腰露染垂堤柳。
倚西风、落笔啸高天,惊南斗。捞虾妾,捕鱼舅。
我欲醉,谋诸妇。好开樽便饮,瓮馀残酒。
半卷离骚消白眼,一房莲子凭纤手。
仰林梢、唤起月当头,成三友。
这首清代董元恺的《满江红·其七》是一首夏日闲适的田园诗,以小阁为舟,寓居于青墩之石的新居中,营造出清新自然的氛围。诗人通过描绘樱桃树、芭蕉桐、雨后新竹与垂堤柳,展现了生机盎然的夏日景象。
"嫩箨雨移旁舍竹,纤腰露染垂堤柳"两句,细腻地刻画了雨后竹子的清新与柳树的柔美,富有动态感。接着,诗人借西风、高天和南斗,寓言自己在秋意渐浓时的豪情与志向。
下片转而写渔猎生活和家庭欢聚,"捞虾妾,捕鱼舅"展现出轻松愉快的乡村生活场景。诗人与家人共谋饮酒,欣赏离骚,品评莲子,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最后,他仰望林梢,期待月上中天,与自然、佳人和诗书成为心灵上的“三友”,流露出淡泊宁静的意境。
整体来看,这首词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充分体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亲近。
应供何来此,囊书谒紫宸。
清閒频赐对,止观久谈真。
恳谢兰袍宠,恩颁宝字新。
重还乡寺日,学侣益归亲。
早年相值浙江边,多见新诗到处传。
楼上金蛇惊妙句,卷中腰鼓伏长篇。
仳离岁月流如水,抑郁情怀积似烟。
今日柏台相望处,隔垣音响莫由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