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王伯益同年留别二首·其一》
《次韵王伯益同年留别二首·其一》全文
宋 / 苏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桂籍昔叨联署等,莲帷今幸接芳尘。

埙篪契合均天属,金石交深过古人。

直向岁寒期茂悦,肯同时俗论甘辛。

优游且作江南令,惠爱于民此最亲。

(0)
翻译
昔日我有幸与同僚共事,如今又在美好的环境中相遇。
我们的关系如同音乐中的埙篪和谐一致,情谊深厚超越古人。
期待在艰难时刻共享欢乐,不愿随波逐流评价他人得失。
我愿悠闲地担任江南的地方官,对百姓的关爱最为深切。
注释
桂籍:指籍贯为桂(广西),古代的一种地域称谓。
莲帷:比喻美好的居所或环境,这里指贵妇人的居所。
契:符合,协调。
过古人:超过古人,形容关系深厚。
茂悦:茂盛的喜悦,形容在困境中仍能保持乐观。
时俗论:世俗的评论,指一般的看法和评价。
江南令:江南地方长官,古代官职名。
惠爱:仁慈和爱护。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颂为同僚王伯益所作的次韵留别诗。诗中表达了对昔日共事的美好回忆和对当前友谊的珍视。"桂籍昔叨联署等",暗示了他们曾一同在官场任职,如同桂树与莲幕相邻,寓意高洁。"莲帷今幸接芳尘",则描绘了现今的相聚,如莲花般清雅,令人欣喜。

"埙篪契合均天属",以音乐比喻他们的和谐关系,如同埙和篪(古代两种乐器)的共鸣,深得自然之妙。"金石交深过古人",进一步强调他们的友情深厚,超越了古人的典范。诗人期待在艰难岁月中保持深厚的友谊,"直向岁寒期茂悦",并表示不愿像世俗之人那样计较得失。

最后,诗人以"优游且作江南令,惠爱于民此最亲"收尾,表达出自己愿意在江南任上,以百姓福祉为先,展现出高尚的政治理想和对人民的深情厚谊。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体现了苏颂作为官员的品格和对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苏颂

苏颂
朝代:宋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猜你喜欢

元会大飨歌十首·其七上寿曲

仰三光。奏万寿。人皇御六气。天地同长久。

(0)

画牡丹处极分明。

(0)

临高台

崇台高百尺,迥出望仙宫。

画栱浮朝气,飞梁照晚虹。

小衫飘雾縠,艳粉拂轻红。

笙吹汶阳筱,琴奏峄山桐。

舞逐飞龙引,花随少女风。

临春今若此,极宴岂无穷。

(0)

太上皇老君哀歌七首·其七

吾告时世人,髐骨不别真。

闲时不共语,急便来求人。

死者如流水,去者如浮云。

秦川屯军马,中庭生丛榛。

百中不留一,到思吾本言。

何不学仙道,人身常得存。

(0)

时人为李崇元融语

陈留章武,伤腰折股。贪人败类,秽我明主。

(0)

春词

春花绮绣色,春鸟弦歌声。

春风复荡漾,春女亦多情。

爱将莺作友,怜傍锦为屏。

回头语夫婿,莫负艳阳征。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