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临高台》
《临高台》全文
南北朝 / 萧悫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崇台高百尺,迥出望仙宫。

画栱浮朝气,飞梁照晚虹。

小衫飘雾縠,艳粉拂轻红。

笙吹汶阳筱,琴奏峄山桐。

舞逐飞龙引,花随少女风。

临春今若此,极宴岂无穷。

(0)
鉴赏

这首《临高台》是南北朝时期诗人萧悫所作,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登高远眺之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高台之上所见的壮美景象。

首先,“崇台高百尺,迥出望仙宫。”开篇即以“百尺”形容高台之高,与“迥出”相呼应,展现出高台超越凡尘、直入云霄的气势。接着,“画栱浮朝气,飞梁照晚虹。”通过“画栱”与“飞梁”的细节描写,不仅描绘了高台建筑的精美,也巧妙地将自然景象融入其中,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小衫飘雾縠,艳粉拂轻红。”这一句则转向对人物的描绘,通过“小衫”、“雾縠”、“艳粉”、“轻红”等细腻的服饰描写,展现了人物的美丽与优雅,同时也为整个场景增添了几分柔美与温馨。

“笙吹汶阳筱,琴奏峄山桐。”这里运用了乐器的音色来进一步丰富画面,汶阳筱与峄山桐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地域特色,通过“笙”与“琴”的演奏,将不同地域的文化元素融合在一起,展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

“舞逐飞龙引,花随少女风。”舞蹈与少女的轻盈动作相结合,仿佛飞龙引领着舞蹈,花朵随着少女的微风轻轻摇曳,这样的场景既充满了动态美,又蕴含着一种和谐与自然的韵律。

最后,“临春今若此,极宴岂无穷。”表达了对当前美好时光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对未来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美好的追求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个既壮丽又充满诗意的高台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美学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萧悫

萧悫
朝代:南北朝   籍贯:兰陵   生辰:约公元561年前后在世

萧悫(约公元561年前后在世),字仁祖,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生卒年不详,约北齐武成帝太宁元年前后在世。工于诗咏。天保中,公元554年(左右)入齐。武平中,公元572年(左右)为太子洗马。陈后主时,为齐州录事参军,待诏文林馆。卒于隋。悫曾于秋夜赋诗,其两句云:“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颇为知音所赏。有集九卷,(《隋书志》及《两唐书志》)行于世。
猜你喜欢

杨柳枝

春光晓渐饶,杨柳暗宫桥。

嫩叶凝愁黛,纤枝倦舞腰。祗应悲戍?,那解绾兰桡。

更待花如霰,红颜为尔凋。

(0)

送杜参政之广西

五岭隔南服,舆图亦茫洋。

昔为椎髻区,今变冠与裳。

荡荡风气开,生齿日富强。

丛山薄大海,壮哉封四疆。

迩来覃圣仁,幽昧靡不彰。

人材上国齿,兵赋擅一方。

惟公寄重牧,虎节何辉煌。

上以纾国怀,下以抚凋伤。

当令寒谷吹,撚指回春阳。

桂山方峨峨,桂水亦汤汤。

谁与传诵声,千古流芬芳。

(0)

送程原道

一剑东还旧路微,寸心遥逐五云飞。

只缘霄汉沾恩久,转觉烟霞入梦稀。

蜀道猿声随去骑,关河秋色上征衣。

悬知别后怀君处,吟倚层楼送夕晖。

(0)

出巫峡

历险下中流,非同雪夜舟。

滩声两岸石,枫叶万家秋。

云雨襄王梦,江山宋玉愁。

一时经数驿,几日到神州。

(0)

成化丁未闻解郡作·其一

解郡复解郡,解郡乃吾志。

谈笑离别间,行我心上事。

(0)

临江仙·其二林见素赴云南宪副过镇远赠予临江仙浪淘沙二词依韵答之

滇海云深逢老象,时于沙底埋牙。

知君归兴入春赊。凤山烟雨里,数尽旧时花。

闻道天家收放逐,玉堂新草黄麻。

仙源好去问灵槎。未应同老我,风雨漫思家。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