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吴仲庶龙图寄德仁致政比部二首·其一》
《和吴仲庶龙图寄德仁致政比部二首·其一》全文
宋 / 苏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道骨仙风擅世华,肯将璠玉混泥沙。

潜郎未老辞朝路,傲吏归来学道家。

逸似子荆将漱石,清如中散本餐霞。

应思平日市朝客,缰锁拘挛正可嗟。

(0)
翻译
他有超凡脱俗的气质,在世间独树一帜,怎肯将珍贵的宝石混入尘土之中。
虽然官位尚在,但他不愿继续仕途,选择回归修道生活。
他的行为举止如同古代的子荆,喜欢以山石为伴,心灵清净如中散大夫般只食云霞。
他应该会想起往日的尘世纷扰,那些被束缚的生活,真是令人惋惜。
注释
道骨:超凡脱俗的气质。
仙风:仙人的风度。
擅世华:在世间独具风采。
璠玉:珍贵的宝石。
混泥沙:混入尘土。
潜郎:尚未老去的官员。
辞朝路:离开仕途。
傲吏:清高不阿的官吏。
学道家:学习道家思想。
逸似子荆:行为举止像子荆一样超脱。
漱石:以山石为伴,洗涤心灵。
清如中散:心境如中散大夫般清净。
餐霞:食用云霞,象征修炼。
平日市朝客:往日的尘世之人。
缰锁:束缚。
拘挛:拘束不自由。
正可嗟:实在令人感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具有超凡气质的隐士形象,诗人苏颂以吴仲庶寄赠的诗为灵感,赞美了这位德仁致政比部的风采。首句"道骨仙风擅世华",形容其风度独特,宛如仙人般超脱尘世,骨骼清奇,仙气十足。次句"肯将璠玉混泥沙",意指他不愿与世俗之人混杂,如同美玉不愿被埋没于尘土。

第三句"潜郎未老辞朝路",暗示他虽然年岁尚轻,却选择早早离开官场,表现出淡泊名利的态度。第四句"傲吏归来学道家",进一步强调他的高洁品性,回归道家生活,不为世俗权势所动。

第五句"逸似子荆将漱石",借用东晋陶渊明(字子荆)不慕荣华,以石漱口自比,表现其超脱无为的生活方式。第六句"清如中散本餐霞",则以魏晋时期的嵇康(字中散)以仙霞为食,比喻其清高脱俗,追求自然之乐。

最后两句"应思平日市朝客,缰锁拘挛正可嗟",诗人想象那些往日忙碌于政务的人,对比眼前这位自由自在的隐士,不禁感叹他们的束缚和拘谨,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批判。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赞美德仁致政比部的出尘之姿和超然态度,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推崇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思。

作者介绍
苏颂

苏颂
朝代:宋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猜你喜欢

黄子功示近诗一卷因思昔年湖上同林德久访铦朴翁之适石城明月雁声中刘武子诗也子功诗有和武子句

西湖南畔访诗僧,小艇浮游酒屡倾。

犹是三人同眷眷,岂知一别各营营。

有怀旧约空如梦,忽见新编复畅情。

依约小山酬唱处,石城明月雁声清。

(0)

送何学谕赴江西陈漕之招

篱边无菊可清尊,又见行人别我门。

随意一杯非畅饮,徒知九日欲何言。

寒烟淮塞干戈满,野路江村鸟雀喧。

滕阁迥临云雨上,好依英簜说丘园。

(0)

呈仲至

雪片才飞冬已深,诗家何在索沉吟。

轩裳纵好从他意,笔砚虽荒尚此心。

细拨炉灰空自处,缓回溪棹合相寻。

腊前年后梅多少,愁绝孤山处士林。

(0)

瑞香

花如素馨微较密,叶似杨梅团且长。

石竹染成鱼尾色,辛夷吹得麝脐香。

移根雅入芝兰室,得种迥非桃李场。

小槛平林暗芳草,一轩轻露湿朝阳。

(0)

晚立涧旁

水边独立看黄昏,梅蕊能销客子魂。

淡霭清钟知隔寺,微风幽笛是前村。

牛羊径路生寒色,鹅鸭陂池裂冻痕。

一种清怀几多景,鸦栖密木更翩翻。

(0)

柬乙翁上人·其二

山玉冰溪地,常年衲子过。

杖挑明月重,笠戴白云多。

洞远今无鹫,湖高旧见鹅。

与君三叹息,佛法付天魔。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