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秋气微肃,天水湛相照。
扁舟惬幽寻,层峰入奇眺。
融结几何年,指顾集群妙。
神仙得非幻,遗蜕在岩窍。
行往求其踪,恐为识者笑。
独鹤去不还,山猿偶然叫。
应有采芝人,凌空发长啸。
开秋气微肃,天水湛相照。
扁舟惬幽寻,层峰入奇眺。
融结几何年,指顾集群妙。
神仙得非幻,遗蜕在岩窍。
行往求其踪,恐为识者笑。
独鹤去不还,山猿偶然叫。
应有采芝人,凌空发长啸。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游历的山水画卷,诗人以深厚的笔墨勾勒出一片宁静而神秘的自然景象。开篇“开秋气微肃,天水湛相照”两句,设定了秋天初露的气氛,天空和水面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柔和的意境。
接着,“扁舟惬幽寻,层峰入奇眺”诗人乘坐平底小船,探索那些隐秘之地,层叠的山峰中藏着奇特的景致。这里的“扁舟”与“幽寻”相得益彰,显示出诗人的好奇心和对自然深处探险的愿望。
“融结几何年,指顾集群妙”两句,则让人感受到时间在这片山水间的流转,以及诗人对于这份美景的珍惜与赞叹。这里的“融结”暗示了自然界中物象交织的复杂和神奇,而“几何年”的问询,又增添了一丝对过往岁月的回味。
接下来的“神仙得非幻,遗蜕在岩窍”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片山水间隐藏着神秘力量的想象。这里的“神仙”与“遗蜕”,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透露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向往。
“行往求其踪,恐为识者笑”则展现了诗人对于寻找这份超验体验的渴望,但又不免担心自己的行为会被别人所嘲笑。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使得诗歌增添了一层深度。
“独鹤去不还,山猿偶然叫”两句,描绘了秋天的寂静与生灵的活动。鹤的离去象征着孤独,而山猿偶尔的叫声,则突显出在这宁静中仍有生命力在跃动。
最后,“应有采芝人,凌空发长啸”则引出了传说中的仙人,他们在云间翱翔,自由自在。这里的“采芝人”与“凌空发长啸”,是对超脱凡尘、追求灵山秀水生活理想的一种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神仙境界的憧憬,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与对高远生活理想的追求。
洞天名此山,于此实第八。
东将秦岳连,西与岷峨轧。
磴道端可通,足亦若相戛。
我欲踵其武,苔径特见滑。
屡试辄复却,宛似物初遏。
周行半天下,是等三四阅。
有无终可疑,雷同惭小黠。
退之固颉颃,桃源盖强说。
卒谓武陵传,何殊眼着楔。
孔子亦猎较,此理信难辍。
十轮杨恽旧轩轩,四壁相如似磬悬。
岂谓投怀忘晚节,每容佳处共流年。
笑谈璀璨风生坐,翰墨纵横思涌泉。
土苴固难重就器,转钧尤幸识精甄。
新诗解人颐,秀若披云鬟。
突然不可揖,平地翻波澜。
褰衣愧招携,每见辄汗颜。
况兹天际游,物理知难攀。
一来金陵居,终岁不得閒。
胜践固畴昔,欲往独见删。
命驾等人尔,底事独我悭。
岂非勒移灵,不许污名山。
因诗想其人,爱来直仍弯。
裂脐那复惜,顿足已滞顽。
清甘似可饱,忽遽谁其还。
何当强扶老,寄迹云霞间。
要须君意果,莫遣我盟寒。
晓来雨脚断,去梦已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