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华阳洞天》
《华阳洞天》全文
宋 / 李之仪   形式: 古风

洞天名此山,于此实第八。

东将秦岳连,西与岷峨轧。

磴道端可通,足亦若相戛。

我欲踵其武,苔径特见滑。

屡试辄复却,宛似物初遏。

周行半天下,是等三四阅。

有无终可疑,雷同惭小黠。

退之固颉颃,桃源盖强说。

卒谓武陵传,何殊眼着楔。

孔子亦猎较,此理信难辍。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题为《华阳洞天》,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华阳洞天这一自然奇观的壮丽景象和诗人对其的深刻感悟。

诗中首先描述了华阳洞天的地理位置,它位于群山之中,位列第八,与秦岳、岷峨等山脉相连,展现出其独特的地理优势。接着,诗人描绘了通往洞天的道路,石阶蜿蜒曲折,仿佛与大地相触,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在尝试攀登的过程中,诗人感受到了道路的湿滑与艰险,仿佛大自然在有意阻拦他的脚步。

面对这样的挑战,诗人内心产生了疑惑,是否真的能够到达洞天深处?他反思自己与他人对华阳洞天的认识是否一致,是否过于轻信他人的描述。诗人提到韩愈也曾对华阳洞天有所评价,但并未给出确切的答案,这使得他对华阳洞天的真实面貌更加好奇。

最后,诗人联想到孔子也曾有过类似的探索与思考,认为对于未知事物的理解与认知,确实存在着难以言喻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通过这样的类比,诗人表达了对华阳洞天以及世间万物的深刻思考,即人类对于自然界的探索与理解永远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充满了未知与挑战。

整首诗通过对华阳洞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知识探索与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

作者介绍
李之仪

李之仪
朝代:宋   字:端叔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生辰:1038~1117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你喜欢

奉和大师序翁二考复职是日内阁盆莲初开漫兴二首·其一

西掖鸣珰散晓风,帘钩初上藕花红。

云霄自庆遭逢异,草木何知点缀工。

函疏引香浮帝座,石池澄影拂瑶宫。

清平物象缘非偶,夹辅从看两献功。

(0)

送河东兵宪王子晋叔

时清西塞犹传警,台宪适当驰鹜秋。

重以山河千里寄,敢忘宵旰一人忧。

锦囊风月牵高兴,汗煚勋劳足细筹。

此别唯应慨今昔,朔云南雁不关愁。

(0)

次韵赠云泉处士

萧水西来旧有庐,江东乔寓今何如。

壮游不假杨州鹤,遗世宁论驷马车。

仙侣多情还载酒,草塘幽梦足离居。

秋风为尔南鸿道,月下霜前解忆渠。

(0)

送京友分教开封

离筵春晓赋青莪,化雨平分出潞河。

短棹夕阳人欲别,一毡千里意如何。

纲常古道休轻议,才杰中州待细磨。

早晚预知鳣有兆,清朝属望故人多。

(0)

奉和吴太守寄赠老父及锡二诗·其二

名公为政记当年,老骥长驱不受鞭。

破柱摘奸风力在,伐棠遗爱口碑传。

郡符脱略还开径,戴礼精深晚事笺。

谁念疏庸老门士,青袍犹自映华颠。

(0)

饮罢独呈北湖

月色云容小槛前,幽怀堪写使君筵。

十年奔走风尘隔,此日根□雨露偏。

郎署才名司马著,长官清节县人传。

绨袍犹记连床夜,起舞鸡声乱晓眠。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