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不饮酒二十首·其三》
《不饮酒二十首·其三》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古风

梅花寒更韵,霜气晓来清。

山高常背日,暴药当午晴。

中食饱粗粝,隐几困以瞑。

悄然入胜地,高阳徒有名。

倦起呼酪奴,习习清风生。

抠衣下石门,远近观冬耕。

收种候春泽,千亩皆植粳。

斜日沉西江,返照摇云根。

石壁挂松影,已见蟾蜍升。

缓步谣归途,寒灯悬茅庭。

小僧接笠杖,大僧擎紫英。

此中有真意,醉人安足聆。

流光过石火,真成抛青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独到见解。开篇“梅花寒更韵,霜气晓来清”,以梅花的寒香和清晨霜气的清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高洁的氛围。接着,“山高常背日,暴药当午晴”两句,通过山峰与阳光的关系,展现了自然界中对立统一的和谐之美。

“中食饱粗粝,隐几困以瞑”描绘了诗人简朴的生活方式和内心的宁静。“悄然入胜地,高阳徒有名”则表达了诗人对真正美好之地的向往,以及对表面名声的淡然态度。

“倦起呼酪奴,习习清风生”展现了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诗人与自然界的互动,使得清风习习,生活充满了诗意。接下来的“抠衣下石门,远近观冬耕”描绘了诗人观察农事的场景,体现了他对劳动人民生活的关注和尊重。

“收种候春泽,千亩皆植粳”表现了对农业生产的期待与赞美,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斜日沉西江,返照摇云根”描绘了夕阳西下的壮丽景象,与前文形成呼应,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石壁挂松影,已见蟾蜍升”通过石壁、松影和月升的描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意境,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循环。“缓步谣归途,寒灯悬茅庭”则描绘了诗人归家途中的情景,寒灯之下,茅屋温馨,充满了生活的情趣。

最后,“小僧接笠杖,大僧擎紫英”描绘了与僧侣相遇的情景,体现了诗人对宗教文化的亲近。“此中有真意,醉人安足聆”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真谛的追求与感悟,认为这些体验足以让人陶醉。“流光过石火,真成抛青春”则是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强调了珍惜当下,把握生活真谛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日常生活、宗教文化等多方面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自然规律的理解以及对生命真谛的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具有深厚人文关怀和审美价值的作品。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用韵寄仲模

又暖屠苏入酒杯,可怜年去复年来。

但能雕琢愁肝肾,岂惯纵横强颊腮。

先子丘园荒不理,故人怀抱远难开。

行藏事业皆前定,祗恐吾侪鬓发催。

(0)

无诗

草创园亭随意坐,任缘花竹倩人栽。

雁声与客将寒去,枊色知春有信来。

逸气暂时因酒见,物华空自把诗催。

案头秃笔无才思,不赋一言真陋哉。

(0)

壬寅年南游至衢州

分开平绿渡寒溪,溪外垂空日脚低。

城郭重重随望远,峰峦处处与云迷。

穷通默定非难识,劳逸时闲太不齐。

又向孤村烟树下,见他乌鸟一番栖。

(0)

菊花

露染黄金一样圆,风来香在短篱边。

虽然不解将春买,未与痴人当赌钱。

(0)

送季平道中四绝·其三

田夫击鼓祀田神,盘案相呼尽欲醺。

我愿四郊无犬吠,常令此辈乐耕耘。

(0)

和潘仲严八绝.春风

刘郎桃树欲挠春,一夜飘零最恼人。

不似穷秋作霜露,摧残蒲柳有谁嗔。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