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野张异乐,如在洞庭旁。
元气裹六极,太音弥八荒。
不顾世上耳,安能主故常。
听者惑且骇,充耳神茫茫。
焉得万里风,吹送来帝乡。
一奏四时理,再奏百族康。
旷野张异乐,如在洞庭旁。
元气裹六极,太音弥八荒。
不顾世上耳,安能主故常。
听者惑且骇,充耳神茫茫。
焉得万里风,吹送来帝乡。
一奏四时理,再奏百族康。
这首诗以广阔的视角描绘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与深邃的哲学思考。开篇“旷野张异乐,如在洞庭旁”运用比喻手法,将辽阔的旷野比作洞庭湖畔,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接着,“元气裹六极,太音弥八荒”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元气弥漫宇宙,声音充盈四方,展现了自然界的宏大与神秘。
“不顾世上耳,安能主故常”则表达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挑战与超越,认为不应被世俗的耳朵所束缚,而应追求真理与永恒。接下来的“听者惑且骇,充耳神茫茫”,描述了面对如此深邃的思考和宏大的景象时,人们内心的困惑与震撼,以及对未知世界的敬畏之情。
最后,“焉得万里风,吹送来帝乡。一奏四时理,再奏百族康”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希望有如万里之风般的力量,能够带来和平与繁荣,奏响四季和谐之音,使百族得以安康。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宇宙和人类命运的深刻洞察与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