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柱虚亭迥冠峰,偶来如坐玉芙蓉。
南朝纱帽名真俗,那似无言得正宗。
四柱虚亭迥冠峰,偶来如坐玉芙蓉。
南朝纱帽名真俗,那似无言得正宗。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位于高耸山峰之上的空亭,仿佛亭中之人正坐在一朵洁白的玉芙蓉之上,与自然融为一体。"四柱虚亭迥冠峰",四根柱子支撑的亭子远离尘嚣,独立于群峰之巅,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偶来如坐玉芙蓉",偶然来到此地的人,就如同坐在了洁白的玉芙蓉上,既形象又生动地表现了亭子的高雅与环境的清幽。"南朝纱帽名真俗",这里引用了南朝时期官员戴的纱帽,象征着官场的世俗与功利,与亭中所展现的超然物外形成对比,强调了亭子所在之地的纯净与高洁。
"那似无言得正宗",最后两句表达了对亭中静默之美的赞美,认为这种无言之美才是真正的正统,超越了表面的繁华与世俗,达到了心灵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手法,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与内心宁静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