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大士自观身中法,身是如来净法身。
虚空往还最迅速,独脱自在不由人。
出入毛孔而无碍,爱取尘时不染尘。
现处凡情等诸圣,离斯求道更无真。
建立诸法而无法,即是真如无上真。
亿劫本有而非故,于今现觉亦非新。
成就大我而无我,具足大人无有人。
圣体无明不可说,为复方便名心神。
即此心是真常法,亦是涅盘之上珍。
愿诸学人同此悟,各自守门而禁津。
行路难,路难名异理无分。
若能了于无生死,便得除消生死云。
君不见大士自观身中法,身是如来净法身。
虚空往还最迅速,独脱自在不由人。
出入毛孔而无碍,爱取尘时不染尘。
现处凡情等诸圣,离斯求道更无真。
建立诸法而无法,即是真如无上真。
亿劫本有而非故,于今现觉亦非新。
成就大我而无我,具足大人无有人。
圣体无明不可说,为复方便名心神。
即此心是真常法,亦是涅盘之上珍。
愿诸学人同此悟,各自守门而禁津。
行路难,路难名异理无分。
若能了于无生死,便得除消生死云。
这首诗以“行路难”为题,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探讨了修行者在追求真理与解脱过程中的内心状态和行为准则。诗中提到的大士观照自身法身,指出身即是清净的如来法身,强调了内在的自由与独立性,不受外在束缚。虚空往来迅速,象征着心灵的自由与灵动。
诗中进一步阐述了法身的特性,如出入毛孔无碍,不被尘世所染,显现于凡俗之中如同圣贤,但又超越了世俗的真伪之辨。建立诸法而无法,意味着真正的真理超越了形式与概念,即是真如,无上至真。亿劫本有而非故,现觉亦非新,强调了真理的永恒与不变。
诗中还提到了大我的成就与大人的特质,即无我与无人,圣体无明,虽难以言说,但可借由心神之名理解。心即是真常法,也是涅槃之珍,鼓励学人共同领悟,各自守护心灵之门,防止外界的侵扰。
最后,诗中以“行路难”为喻,指出即使道路艰难,理解无生死之理,即可消除生死的困扰。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入探讨了佛教中关于自我认知、真理追寻以及心灵净化的主题,充满了哲思与启示。
夜来人散残更月,晓陌空存旧车辙。
彩灯城市已春风,寒木人家犹腊雪。
强起相逢酒未醒,残膏宿火尚荧荧。
归来更拂障泥锦,重约黄昏信马行。
当年璧马上荆台,曾识长离婉婉来。
巧智忍随司马宦,沈酣终屈广都才。
莼鲈荐俎朝丰馔,稻蟹藏波岁绝灾。
乡梓汀蘋鸡犬地,孙郎藻思若为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