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来人散残更月,晓陌空存旧车辙。
彩灯城市已春风,寒木人家犹腊雪。
强起相逢酒未醒,残膏宿火尚荧荧。
归来更拂障泥锦,重约黄昏信马行。
夜来人散残更月,晓陌空存旧车辙。
彩灯城市已春风,寒木人家犹腊雪。
强起相逢酒未醒,残膏宿火尚荧荧。
归来更拂障泥锦,重约黄昏信马行。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节日清晨景象。"夜来人散残更月",说明夜晚的人群已经散去,而时间已过了更深的夜晚,只剩下一轮明月挂在天际。这不仅设定了时间的背景,也为后续的描写铺垫了一种清冷和宁静的氛围。
接着的"晓陌空存旧车辙",则通过对道路上仍然保留着车辙痕迹的描述,传达出夜晚过客匆匆而去之后的寂寥与凄凉。这里的“晓”字加深了早晨的清冷感,而“旧车辙”则映衬出前一日的繁华与喧嚣,现在却只留下空无一人的静谧。
"彩灯城市已春风",表明虽然夜晚的节庆已经结束,但随着春天的到来,城市中依旧弥漫着温暖而生机勃勃的气息。这里的“彩灯”暗示了前夜的热闹,而“已春风”则预示着季节的更迭和生活的连续性。
然而接下来的"寒木人家犹腊雪",却以一种对比的手法,展示出与城市中的繁华不同,乡间的冷清与残留的冬雪。这里的“寒木”不仅形容了树木,还暗示着气候的寒冷,而“犹腊雪”则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季节变化的缓慢。
诗人随后写道"强起相逢酒未醒,残膏宿火尚荧荧",这里描绘了诗人自己早晨起来与友人偶遇的情景。"强起"表明诗人的不情愿和勉强,而“酒未醒”则透露了前夜的宴饮仍然在脑海中留有余韵。而“残膏宿火尚荧荧”则是对室内氛围的一种描写,暗示着火堆虽然微弱,但依旧能够温暖人心。
最后两句"归来更拂障泥锦,重约黄昏信马行",展现了诗人归家的情景。"归来更拂障泥锦"中的“拂障”动作不仅是实际的清理,也象征着对过往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待。而“重约黄昏信马行”,则描绘出诗人与友人的新约,预示着未来更多的相聚和旅程。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早晨景象的细腻刻画,展示了诗人对于生活、季节更替以及人际关系的深刻感悟。
瑞霭金台,琼枝光射龙楼雪。
群仙笑指九阊开,朱凤翔丹穴。云暗雁风高揭。
向海屋、重标珠阙。彩鹓飞舞,日暖霜轻,小春佳节。
迢递谁知,碧鸡影里催啼鴂。
骖鸾不待玉京游,难挽瑶池辙。黄竹歌声悲咽。
望翠瓦、双鸳翼折。金茎露冷,几处啼乌,桥山夜月。
天马山中多峭石,淩云带雪几千尺。
朱家卜世住其间,丈夫女子声赫奕。
孺人婉娩适佘郎,一朝先逝称未亡。
上事公姑下抚子,莹然皎洁等秋霜。
乃今行年且六十,有子承欢孙玉立。
华堂开燕进瑶觞,紫芝晔晔青鸾集。
君不见扶桑之东沧海流,潮汐何曾一日休。
朱家有女佘家妇,名并江山万古留。
半壁江山,浑不是、莺花故业。
难回首、萧条野寺,凄凉落月。
乡国烽烟何处认,桥亭卜卦谁人识。
记孤城、只手挽银河,心如铁。才赋罢,无家别。
早殉此,馀生节。尽年年茶阪,杜鹃啼血。
三尺焦桐遗古调,一杯黄士埋忠穴。
想哀弦、泉底瘦蛟蟠,苔花热。
片玉飞来,脂香粉艳,解佩疑临兰浦。
谁拾得、绛云残烬,叹细帙早成风絮。
剩芳名、巧逐苕华,挥小草、依约芝田鹤舞。
伴十样涛笺,摩挲纤手。记否我闻联句。
玉树南朝霏泪雨。共红豆春蕤,飘零何许。
沾几缕、绿珠恨血,只画里、山川如故。
二百年、洗出苔痕,感词客多情,燃膏辛苦。
想苏小乡亲,三生许认,试听深篁幽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