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肆赦事荒唐,点鬼如何岁岁忙。
变幻岂真有地狱,人心险恶即桁杨。
中元肆赦事荒唐,点鬼如何岁岁忙。
变幻岂真有地狱,人心险恶即桁杨。
这首清代诗人郑用锡的《盂兰会三首(其一)》以中元节(又称盂兰会)为背景,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讽刺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首句“中元肆赦事荒唐”揭示了节日习俗中的某些不合理之处,可能是指政府在这一天大赦罪犯,显得过于随意或不严肃。次句“点鬼如何岁岁忙”则暗示这种活动年复一年地进行,但实质上并未解决真正的问题,点灯超度亡魂的行为徒劳而忙碌。
接下来,“变幻岂真有地狱”质疑生死轮回的观念,认为世间的变化并非如地狱般的固定形态,暗示现实世界中的苦难和罪恶更为复杂多变。最后一句“人心险恶即桁杨”直指人心深处的阴暗面,如同监狱中的栅栏(桁杨),揭示出即使没有地狱之说,人心的险恶也是实实在在的。
整首诗通过节日习俗,揭示了对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批判,语言犀利,寓意深远。
君不见周德中衰天命变,彝器飘零散区县。
郏瀼之鼎淮泗流,一没千祀无人收。
秦皇得国心泰侈,虎视雄图志未已。
已访仙源并海沂,还望瑶光浮泗水。
畚锸喧传从百官,羽骑连延照千里。
五夜斋供亲祭祠,万力咆勃鼎不起。
始知铸作通神明,入川尚自辟妖精。
彼昏劳劳安可得,精灵变化固难测。
没处空余碧水流,蒸时无复黄云色。
古来神物俟明君,今上迎祥日伫闻。
京洛芝茎日烂熳,彭城鼎气想氛氲。
法驾新传下淮右,待幸山川望来久。
才官献瑞何代无,水伯呈祥理应有。
治河使者试上书,为言伏鼎今何如。
山人视我画虎图,邀我为作《画虎行》。
我生城郭不识虎,向来浪说真无凭。
自从谪居傍夷落,时惊夜啸风生壑。
似闻行旅遭搏食,往往白骨撑丛薄。
朝来击鼓驱猎徒,于菟中箭人欢呼。
儿童奔走我亦俱,近前谛视摩其须。
初观据地疑未死,金睛荧荧吻血紫。
却归更与展图看,意态狰狞宛相似。
画手尔何人,谁遣为此笔。
丹青浅事何足问,物理试思堪太息。
我闻太平世,野兽恒避人。
吁嗟猛虎今为群,渡河无复逢刘昆。
黄公赤刀伥鬼窃,裴旻李广俱澌灭。
书生徒手无寸铁,对画空令双眦裂。
还君画,为君歌,道上虎迹今转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