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皇恩·其一》
《感皇恩·其一》全文
宋 / 葛郯   形式: 词  词牌: 感皇恩

风雨半摧残,一园花老。绿遍池塘夜来草。

看花何处,莫被此花相恼。世间多少事,邯郸道。

凭远下临,暗尘飞绕。数点烟中树、水村小。

斜阳且住,为我花间留照。从教红满地,何须扫。

(0)
鉴赏

这首《感皇恩》是宋代词人葛郯所作,以风雨摧残的景象和对花的情感寄托,展现了词人的感慨与人生哲理。首句“风雨半摧残,一园花老”描绘了风雨侵袭下的花朵凋零,透露出一种岁月无情、时光荏苒的感慨。接着,“绿遍池塘夜来草”以池塘边青草的茂盛反衬花儿的衰败,形成鲜明对比。

“看花何处,莫被此花相恼”表达了词人对花的怜惜,告诫自己不必过于伤感于花的凋落,暗示人生无常,应以豁达态度面对。“世间多少事,邯郸道”借用典故,比喻世事如梦,人生如过客,寓意短暂而虚幻。

“凭远下临,暗尘飞绕”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寥,尘土飞扬,象征着人生的纷扰。“数点烟中树、水村小”则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略带凄凉的乡村画面,夕阳西下,更显孤独。

“斜阳且住,为我花间留照”是词人对时光的挽留,希望夕阳能为即将消逝的花朵留下最后的光影。“从教红满地,何须扫”表达了词人对生命的理解,即使花瓣凋零,也无需清扫,任其自然,流露出一种超脱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写景抒怀,寓言人生,展现出词人对世事变迁的深刻洞察和淡然处世的态度。

作者介绍

葛郯
朝代:宋

郯字谦问,归安(今浙江省吴兴县)人。葛立方之子。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乾首七年(1171),常州通判。守临川,淳熙八年(1181)卒。有信斋词一卷。
猜你喜欢

山斗遗思·其四

韩文经五代,残编挂敝筐。

谁为表出之,绳武者欧阳。

古愚风韵远,愈远流愈光。

然亦几埋没,曾孙是遑遑。

搜罗遍旧家,间关岭海阳。

遗诗稍存录,懿行亦将相。

名公为表序,星斗复辉煌。

乃知有实者,终久不可忘。

又知追来孝,百世翊纲常。

振振赵公子,起予言念长。

(0)

寄关紫云八十翁步相思歌韵

老翁八十馀,步行五十里。

双足混泥涂,清江时一洗。

手持尺素书,书中罗锦绮。

来访石头公,人讶真仙子。

主人适命驾,远游香山沚。

二子出迎宾,宾主情无已。

春云覆高松,夜月沉江底。

松杪有鹤鸣,江波荡花蕊。

花落照江红,鹤鸣和其子。

而我好脩人,隔断千峰紫。

归来检书札,文字兼双美。

焚香朗读之,钟磬洋盈耳。

乐府久沦亡,希声财见此。

珍重企前脩,千古良可恃。

吁嗟百年间,蜉蝣朝暮死。

木叶脱秋风,寒潮落春涘。

至人长生诀,凭谁一南指。

大道本不遐,浮生自腹痞。

三叹复三叹,棠华空彼尔。

愿结同心人,江边看逝水。

高歌古相思,赓歌为君起。

(0)

赠大司马文峰陈老先生东归·其二

西北天柱倾,东南地维拆。

日月代盈亏,寒暑互因革。

世界无员满,达观乃不惑。

古哲有真言,顺应无留迹。

行乐且行乐,清江漱寒石。

(0)

寿陈唐山七十一·其三

春风被岭海,园林足好怀。

閒花到处满,江鸟逐人来。

花香入酒卮,鸟影隔林栖。

花鸟趣无穷,而君留好题。

(0)

送曹洞峰宪副陟广右·其一

山城春已度,水国花仍好。

迟日到花明,炎风入院早。

有客忽携琴,为余理清操。

不奏南风调,偏写离人抱。

我聆客琴音,心绪为颠倒。

(0)

别宋郡丞师朱·其一

岂期明盛世,犹对泣南冠。

一日青蝇起,千秋白璧寒。

风霜臣思苦,天地主恩宽。

归去过邛阪,无嗟行路难。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