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半摧残,一园花老。绿遍池塘夜来草。
看花何处,莫被此花相恼。世间多少事,邯郸道。
凭远下临,暗尘飞绕。数点烟中树、水村小。
斜阳且住,为我花间留照。从教红满地,何须扫。
风雨半摧残,一园花老。绿遍池塘夜来草。
看花何处,莫被此花相恼。世间多少事,邯郸道。
凭远下临,暗尘飞绕。数点烟中树、水村小。
斜阳且住,为我花间留照。从教红满地,何须扫。
这首《感皇恩》是宋代词人葛郯所作,以风雨摧残的景象和对花的情感寄托,展现了词人的感慨与人生哲理。首句“风雨半摧残,一园花老”描绘了风雨侵袭下的花朵凋零,透露出一种岁月无情、时光荏苒的感慨。接着,“绿遍池塘夜来草”以池塘边青草的茂盛反衬花儿的衰败,形成鲜明对比。
“看花何处,莫被此花相恼”表达了词人对花的怜惜,告诫自己不必过于伤感于花的凋落,暗示人生无常,应以豁达态度面对。“世间多少事,邯郸道”借用典故,比喻世事如梦,人生如过客,寓意短暂而虚幻。
“凭远下临,暗尘飞绕”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寥,尘土飞扬,象征着人生的纷扰。“数点烟中树、水村小”则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略带凄凉的乡村画面,夕阳西下,更显孤独。
“斜阳且住,为我花间留照”是词人对时光的挽留,希望夕阳能为即将消逝的花朵留下最后的光影。“从教红满地,何须扫”表达了词人对生命的理解,即使花瓣凋零,也无需清扫,任其自然,流露出一种超脱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写景抒怀,寓言人生,展现出词人对世事变迁的深刻洞察和淡然处世的态度。
韩文经五代,残编挂敝筐。
谁为表出之,绳武者欧阳。
古愚风韵远,愈远流愈光。
然亦几埋没,曾孙是遑遑。
搜罗遍旧家,间关岭海阳。
遗诗稍存录,懿行亦将相。
名公为表序,星斗复辉煌。
乃知有实者,终久不可忘。
又知追来孝,百世翊纲常。
振振赵公子,起予言念长。
老翁八十馀,步行五十里。
双足混泥涂,清江时一洗。
手持尺素书,书中罗锦绮。
来访石头公,人讶真仙子。
主人适命驾,远游香山沚。
二子出迎宾,宾主情无已。
春云覆高松,夜月沉江底。
松杪有鹤鸣,江波荡花蕊。
花落照江红,鹤鸣和其子。
而我好脩人,隔断千峰紫。
归来检书札,文字兼双美。
焚香朗读之,钟磬洋盈耳。
乐府久沦亡,希声财见此。
珍重企前脩,千古良可恃。
吁嗟百年间,蜉蝣朝暮死。
木叶脱秋风,寒潮落春涘。
至人长生诀,凭谁一南指。
大道本不遐,浮生自腹痞。
三叹复三叹,棠华空彼尔。
愿结同心人,江边看逝水。
高歌古相思,赓歌为君起。
《寄关紫云八十翁步相思歌韵》【明·霍与瑕】老翁八十馀,步行五十里。双足混泥涂,清江时一洗。手持尺素书,书中罗锦绮。来访石头公,人讶真仙子。主人适命驾,远游香山沚。二子出迎宾,宾主情无已。春云覆高松,夜月沉江底。松杪有鹤鸣,江波荡花蕊。花落照江红,鹤鸣和其子。而我好脩人,隔断千峰紫。归来检书札,文字兼双美。焚香朗读之,钟磬洋盈耳。乐府久沦亡,希声财见此。珍重企前脩,千古良可恃。吁嗟百年间,蜉蝣朝暮死。木叶脱秋风,寒潮落春涘。至人长生诀,凭谁一南指。大道本不遐,浮生自腹痞。三叹复三叹,棠华空彼尔。愿结同心人,江边看逝水。高歌古相思,赓歌为君起。
https://shici.929r.com/shici/iP2Wus9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