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食来江上,求名赴洛阳。
新诗踪谢守,内学似支郎。
行怯秦为客,心依越是乡。
何人作知己,送尔泪浪浪。
旅食来江上,求名赴洛阳。
新诗踪谢守,内学似支郎。
行怯秦为客,心依越是乡。
何人作知己,送尔泪浪浪。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飘泊在外的游子,行迹至江上,心中怀揣着求名的心愿而前往洛阳。在诗人眼里,这个世界似乎已经不再有旧时的辉煌,他对新诗风尚表示出谢绝之意,而内心所学却仿佛仍然遵循着古代文学家支遁的风格。游子在行走中,虽然身处秦地,但心中所依恋的却是远方的越乡。
诗中的“何人作知己,送尔泪浪浪”一句,表现了诗人对知音的渴望以及对即将离别之人的不舍。这里的“送尔”可能指的是对友人、同道中人的送别,而“泪浪浪”则形象地表达了那种依依难舍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外在世界的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郁和深深的乡愁。诗人在表达个人的情感体验时,并没有采用过于直接或强烈的手法,而是通过一种淡远、含蓄的笔触,传递了那份对往昔的怀念以及对友人的思念。
两寺今为一,僧多外国人。
流来天际水,截断世间尘。
鸦宿腥林径,龙归损塔轮。
却疑成片石,曾坐谢公身。
此花未开时,美子藏深闺。
香心若无有,深浅何由知。
前日花忽开,美人放出深闺来。
春风尽日不相管,莺是郎兮蝶是媒。
谁将金钱掷西子,笑中不掩燕脂腮。
君王亲执紫金盏,太真又醉白瑶台。
此花万态不可说,莫教容易为尘埃。
我心虽然淡如水,为花一醉何辞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