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心残岁两相催,故国东看斗柄回。
一榻每依僧舍下,五言多向郡斋裁。
滩声隐坐常惊梦,愁色连天独上台。
纵有梅花千万树,岂能长铗不归来。
客心残岁两相催,故国东看斗柄回。
一榻每依僧舍下,五言多向郡斋裁。
滩声隐坐常惊梦,愁色连天独上台。
纵有梅花千万树,岂能长铗不归来。
这首明代诗人黎民表的《送康裕卿还东瓯时赴唐别驾之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康裕卿在岁末之际离别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首句“客心残岁两相催”,写出了诗人与友人同在异乡,新旧交替的时节里,彼此的心绪都因离别而更为急切。次句“故国东看斗柄回”,通过观察北斗七星的变化,暗示着季节的更替和对故乡的遥望。
第三句“一榻每依僧舍下”,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的简朴,常在僧舍中度过时光,反映出其内心的宁静与淡泊。第四句“五言多向郡斋裁”,表明诗人以诗歌寄托情感,郡斋中的创作活动成为抒发愁思的方式。
第五句“滩声隐坐常惊梦”,借滩水声浪,暗示诗人常常被梦境中的忧虑所惊扰,流露出对友人离去后的孤独与担忧。最后一句“纵有梅花千万树,岂能长铗不归来”,以梅花象征高洁,但即使有再多的梅花,也无法留住友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乡的期盼和自己无法随行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又透露出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展现了明朝文人士大夫的离别情怀。
三百篇既绝,孔圣作春秋。
荣辱系褒贬,与诗美刺侔。
楚骚降一等,尚可风雅俦。
汉盛出苏李,魏兴起曹刘。
历览逮六朝,仰止兹为优。
独一陶元亮,龙凤翔九州。
韩柳继李杜,黄陈绍苏欧。
江湖近一种,禽虫鸣啁啾。
初上吴山北,遂过吴山南。
茂树悉剪薙,馀石空巉岩。
向来华屋处,十不存二三。
忽如入壶天,偶得羽人庵。
阅画有远意,评诗无俗谈。
背湖万松岭,面江三茅观。
人烟向如织,今者篁竹半。
猎士捕乳虎,伏弩行者断。
野兽出城市,白昼无忌惮。
昨仅获其一,此事可三叹。
谁家有幽居,下瞰烟云洲。
西极夕阳外,东穷沧海头。
一览不欲尽,翠树蓄其楼。
主人雅好事,置酒更献酬。
禹穴渺何许,指视令人愁。
酒中泛酥椒,酒味弥芳烈。
果蔬无不佳,霜螯风味绝。
卜夜意未阑,醉归步微月。
人生了一日,世故剧琐屑。
穷达不足云,兴亡讵须说。
《十月初六日同仇仁近至王子由庵遂饮白云李居士宅书事》【宋·方回】初上吴山北,遂过吴山南。茂树悉剪薙,馀石空巉岩。向来华屋处,十不存二三。忽如入壶天,偶得羽人庵。阅画有远意,评诗无俗谈。背湖万松岭,面江三茅观。人烟向如织,今者篁竹半。猎士捕乳虎,伏弩行者断。野兽出城市,白昼无忌惮。昨仅获其一,此事可三叹。谁家有幽居,下瞰烟云洲。西极夕阳外,东穷沧海头。一览不欲尽,翠树蓄其楼。主人雅好事,置酒更献酬。禹穴渺何许,指视令人愁。酒中泛酥椒,酒味弥芳烈。果蔬无不佳,霜螯风味绝。卜夜意未阑,醉归步微月。人生了一日,世故剧琐屑。穷达不足云,兴亡讵须说。
https://shici.929r.com/shici/eApm2sqy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