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沟水溢白云池,万朵莲花映绿漪。
一曲江南茜裙女,轻舟来唱采菱词。
金沟水溢白云池,万朵莲花映绿漪。
一曲江南茜裙女,轻舟来唱采菱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金沟水满、白云池映、万朵莲花与绿漪相映成趣的画面。莲花的盛开,不仅点缀了水面,也象征着高洁与纯净。水面上轻舟悠然,江南女子身着茜裙,轻声吟唱着采菱之歌,为这静谧的山水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色彩对比,如金沟水与白云池的金色与白色,万朵莲花的红绿交织,以及轻舟与女子的动态与静态对比,共同营造出一种和谐而富有韵律感的美感。通过这些元素的巧妙组合,诗人成功地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融为一体,展现出一幅动人心弦的山水诗画。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更蕴含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深刻理解。
渺山城故苑,烟横绿野,林胜青油。
甚相思只在,华清泉侧,凝碧池头。
故人念我何处,堕泪水西流。
念寒食如君,江南似我,花絮悠悠。
不知身南北,对断烟禁火,蹇六年留。
恨听莺不见,到而今又恨,睍睆成愁。
去年相携流落,回首隔芳洲。
但行去行来,春风春水无过舟。
臣少也,豪举泛星槎。飘逸吐天葩。
穆陵误奖推儒宿,龙泉曾唤做行家。
今耄矣,文跌宕,字麻茶。同队者、多为公与相。
广坐里、都无兄与丈。生有限,望犹奢。
补还瞎子重开卷,放教跛子出看花。
地行仙,疑是汝,不争些。
辇路东风里。试回头、金闺昨梦,侵寻三纪。
岁晚岿然灵光殿,仆与君侯而已。
漫过眼、几番桃李。
珠履金钗常满座,问谁人、得似张公子。
驰骥騄,佩龟紫。宿云收尽檐声止。
玳筵开、高台风月,后堂罗绮。
恰近洛人修禊节,莫惜飞觞临水。
怕则怕、追锋徵起。
此老一生江海客,愿风云、际会从今始。
宁郁郁,久居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