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义上人归自武林戏作四偈·其二》
《义上人归自武林戏作四偈·其二》全文
宋 / 刘应时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行脚从来笑赵州,草鞋踏破竟何求。

百千三昧无穷义,不出颐庵拄杖头。

(0)
翻译
一直以来,我行走江湖,笑对赵州的经历,穿着草鞋,不知疲倦地追求何物。
探索了无数的智慧奥秘,其中深意无穷无尽,这些都浓缩在颐庵的拐杖之中。
注释
行脚:云游四方,四处奔波。
从来:自始至终。
笑:以轻松态度面对。
赵州:地名,指赵州桥或赵州禅师。
草鞋:简朴的鞋子,象征朴素的生活。
竟何求:到底追求什么。
百千:形容数量众多。
三昧:佛教术语,指深入领悟。
无穷义:无尽的智慧和意义。
不出:不超出,都在。
颐庵:地名,可能指颐庵禅师或其居所。
拄杖头:拐杖顶端,象征智慧的凝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应时所作,名为《义上人归自武林戏作四偈(其二)》。从这短暂的摘录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

"行脚从来笑赵州"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功名的超然态度。赵州是古代有名的高僧,他以行脚(云游四海)的方式来表达对佛法的追求,而诗人却用“笑”字来形容,这里既有对赵州修为的赞赏,也有对自己生活选择的肯定。

"草鞋踏破竟何求"则进一步探讨了这个问题,草鞋是农夫或行者的平常之物,踏破了自然会换一双,但诗人用它来象征自己的精神追求已经超越了世俗的荣辱得失,达到了无所求全的境界。

"百千三昧无穷义"中,“百千”形容数量之多,表明佛法深奥而广大;“三昧”是禅定的一种,即心境专一不乱的状态。这里诗人通过对佛教禅宗修行的描绘,显示出他对于内在精神世界的探索和理解。

"不出颐庵拄杖头"则是说诗人的日常生活虽然简朴,但他的精神世界却无比宽广。这里“不出”意味着平时就处于这种状态,而非有意为之;“颐庵”指的是僧人住所;“拄杖头”则是佛教僧侣手持的拂尘,象征清净和警觉。诗人用此表明自己虽身在尘世,但心灵却已超然物外,与佛法相契。

这四句诗通过对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以及他个人对于禅宗内在修行的体验。

作者介绍

刘应时
朝代:明

猜你喜欢

杂兴三首·其三

三王贵养老,取重在乞言。

酒醴副佳肴,黄发斯皤然。

朝廷本忠厚,风俗亦变迁。

岂意汉道微,侍中惟少年。

耆旧无备问,李公所以难。

(0)

会景堂

金城环雉堞,云屋瞰阛阓。

双林耸江右,九陇觇天外。

(0)

九诵.孔子

曲阜兮遗墟,先师兮阙里。

神彷佛兮如在,涕潺湲兮不已。

穷天地兮一人,揭日月而照临。

生无万乘之位兮三千之徒心服而四来。

嗟愚陋之不明兮乃商赐之为疑,羌纷纷其妄作兮悖道违义而弗自知。

顾六艺之折衷兮取舍纵横而协于道,后世苟轻肆于胸臆兮必遽贻于诟病。

三纲立而五教明兮实治世之宏矩,履厚地而戴高天兮胡一日之可舍,宜万龄之庙貌兮春秋不乏其时祀。

合仁义以为冠兮结忠信而为佩,集道德以为裳兮服文章而为带。

列笾豆为左右兮蘋藻牲牢而洁肥,酌玉醴以为酒兮错琼瑶而为粢。

升堂而北面兮望冕旒之巍巍,惟神明之降鉴兮洞精神其来歆。

(0)

洋州三十景·其二十三北园

朝阳动湖水,春色入名园。

邑人千万户,日日望朱幡。

(0)

句·其一

陈亚有心终是恶。

(0)

和王学士芍药

粲尔芳草叶,孤根当砌植。

违春已自分,薰风犹借力。

艳艳朝日光,纷披照颜色。

持之遗佳人,岁久香不息。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