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僧咏牡丹》
《和僧咏牡丹》全文
唐 / 吴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万缘销尽本无心,何事看花恨却深。

都是支郎足情调,坠香残蕊亦成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ēngyǒngdān
táng / róng

wànyuánxiāojìnběnxīnshìkànhuāhènquèshēn

dōushìzhīlángqíngtiáozhuìxiāngcánruǐchéngyín

翻译
万缘销尽本无心,何事看花恨却深。
都是支郎足情调,坠香残蕊亦成吟。
注释
万缘:一切尘世因缘。
销尽:断绝,消除殆尽。
本无心:本来无意,指心境空灵。
何事:为何,什么事情让。
看花:赏花。
恨却深:却生出深深的遗憾。
都是:全都是。
支郎:指风流才子或僧人,此处寓指有情调的人。
足情调:充满情感与雅致。
坠香:凋落的花瓣。
残蕊:残留的花蕊。
亦成吟:也能成为吟咏的对象或诗篇。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吴融的作品,名为《和僧咏牡丹》。从这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牡丹花的情有独钟,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纷争的心境。

“万缘销尽本无心”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种种情缘都能超然物外,保持一颗平常心。这种态度,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颇有佛、道思想的影子,是一种追求精神自由和淡泊明志的心境。

“何事看花恨却深”则透露出诗人对牡丹花的特殊情感。在这句话里,诗人似乎在自问,对于这些美丽而又易逝的花朵,为何会有如此之深的留恋?这里的“恨”字,既可以理解为对花的爱恋,也可解作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都是支郎足情调”中,“支郎”指的是牡丹,这里的“足情调”,则是说诗人对于牡丹的情感已经到达了一个境界,仿佛能够从这花朵上找到一种和谐与共鸣的感觉。这种感觉,不仅仅是对美丽的欣赏,更有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交流。

“坠香残蕊亦成吟”则描绘了一幅牡丹花瓣落地,余香犹存的画面。“吟”,在这里意味着诗人心中的赞叹和歌咏。即便是花朵凋零,也能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这种对美的追求和感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主题。

总体来看,这四句诗通过对牡丹的观赏,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之美以及对于生命易逝的感慨。这样的情感和理念,在唐代文人的作品中并不鲜见,它们构成了中国古典诗词中深刻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吴融

吴融
朝代:唐   字:子华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850

吴融,唐代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吴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吴融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猜你喜欢

游普庆院

满目云烟万叠山,梵宫深锁翠微间。

市朝多少纷纷客,输却僧家一味闲。

(0)

诸禅人下火·其二

浮生岸树井藤,毕竟终归败坏。

这僧撩起便行,也是平生庆快。

著上没底芒鞋,抛下这个皮袋。

茶毗坛上火犹在,延寿堂中人又终。

方言□身浑□□,□□□同一梦中。

(0)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其八

禅门泊将气如云,江北江南把要津。

莫怪林众闲未待,扫除佛祖要当人。

(0)

资福训童行颂·其二

心猿易纵安教纵,意马难调亦要调。

到老情尘扫不尽,出家四事恐难消。

(0)

至禅者求偈·其一

探竿影草闲家具,独弄单拈破笊篱。

口醭心灰诸漏尽,菱花不拭自光辉。

(0)

示求禅者

灵光一点自分明,照破众生违顺情。

拶看通身开正眼,方能日午打三更。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释师观 黄之隽 顾瑛 赵我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