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示求禅者》
《示求禅者》全文
宋 / 释怀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灵光一点自分明,照破众生违顺情。

拶看通身开正眼,方能日午打三更。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的释怀深禅师所作,名为《示求禅者》。诗中以“灵光一点”为引子,寓意内心的智慧之光,能够穿透世间的纷扰与迷惑,照亮人们内心的真我与真理。诗中的“众生违顺情”,指的是世间众生在面对顺境与逆境时的种种情绪与行为,而“灵光一点自分明”则强调了内在的智慧能够超越这些外在的波动,找到内心的平静与清明。

“拶看通身开正眼”一句,形象地描绘了通过内心的观照,使整个身心都开启了一双正直、明澈的眼睛,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不再被表象所迷惑。这里的“拶看”可能是指一种修行中的观照方法,即通过专注与深入的观察,来达到心灵的觉醒与净化。

最后一句“方能日午打三更”则富有象征意味。日午通常指一天之中最明亮、最清晰的时刻,而“打三更”则是夜晚的第三个时辰,代表了更深沉、更内在的探索。这句话意味着只有在内心深处,通过不断的修行与自我观照,才能真正理解并实践佛法的精髓,达到心灵的觉醒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旨在鼓励寻求禅悟之人,通过内省与修行,超越表面的纷扰与迷惑,直达内心深处的真理与宁静。

作者介绍

释怀深
朝代:宋   号:慈受   籍贯:寿春六安(今属安徽)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猜你喜欢

吴江三高祠.张翰

脍鲈元不动乡思,拂袖西风已见几。

江上如今来往客,但言鲈脍不言归。

(0)

次韵

世间何事不何楼,莫为何楼苦苦愁。

贵客五更驰宝勒,海翁终日对沙鸥。

(0)

蒙亭诗和张洵韵

我行几许踰沅湘,直抵八桂漓水旁。

千山倒影摇溪光,秀色不借草木苍。

兹亭构胜俯回塘,野花风递罗绮香。

岩前伏波航羽觞,一洗尘思生清凉。

疑有仙人白玉床,壶中景迥日月长。

步此仙籁音琅琅,世间名利真毫芒。

此景不独冠南方,恨不筑室轻侯王。

回首尘迹空渺茫,瞥去未必计非良。

其如樽酒情难忘,恍然一梦五云乡。

(0)

题陈云淙霜钟琴拓本

正是霜寒钟更哀,摩挲琴影墨生苔。

旸潜此日仍修夜,爨下能馀亦劫灰。

故国山川容静对,一时风雨与俱来。

天南法物飘零尽,不独南风绿绮台。

(0)

题陈白沙先生自写诗卷后

风雨茅龙落笔奇,文章万古在南陲。

荒崖莽莽三忠庙,奇石阴阴一字碑。

我已汍澜频掩卷,不堪零落未收辞。

休论三百年来事,野马游尘满绢丝。

(0)

奉和黄山汤池留题遥寄之作·其一

素女千年供奉汤,拍浮浑似踏春阳。

可怜兰泽都无分,宋玉何繇赋薄装?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