瑟鼓青峰,歌翻绛树,无言忽到分襟处。
袜罗冰尽手频招,安得千层铁锁、截轻桡。
醉缬凝酥,啼珠冻雨,晓钟时节围炉语。
离情欲寄浙江潮,其奈客程偏指,坠钗桥。
瑟鼓青峰,歌翻绛树,无言忽到分襟处。
袜罗冰尽手频招,安得千层铁锁、截轻桡。
醉缬凝酥,啼珠冻雨,晓钟时节围炉语。
离情欲寄浙江潮,其奈客程偏指,坠钗桥。
这首《踏莎美人》是清代词人顾贞观所作,词中描绘了一幅离别之景,情感深沉而细腻。
“瑟鼓青峰,歌翻绛树”,开篇以自然景象入笔,青峰巍峨,红树摇曳,营造出一种壮丽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接着,“无言忽到分襟处”一句,点明了即将分别的情境,无声的氛围中,离别的时刻悄然降临,情感在这一刻达到了高潮。
“袜罗冰尽手频招,安得千层铁锁、截轻桡。”这里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象征手法,通过“冰尽”与“招手”的对比,以及对“铁锁”与“轻桡”的描述,表达了主人公对于离别难以割舍的情感,同时也暗示了阻隔两人相聚的不可逾越的障碍。
“醉缬凝酥,啼珠冻雨,晓钟时节围炉语”,这一段描绘了离别前的场景,通过“醉缬”、“啼珠”、“冻雨”等意象,渲染出一种既温馨又略带凄凉的氛围,仿佛是在离别前的最后时光里,人们围炉而坐,共话离情,每一句话都充满了不舍与期待。
“离情欲寄浙江潮,其奈客程偏指,坠钗桥。”结尾部分,词人将离别之情寄托于浙江潮水,希望借助潮水传递思念,但无奈的是,客途遥远,连那象征着离别与相思的“坠钗桥”也无法跨越。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也流露出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感慨。
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离别时的复杂心情,让人感同身受,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