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岩百步廊,幽室跨涧作。
恰来秋雨后,试看沧浪那。
亦自有波澜,何从觅尘污。
冰奁以为譬,玉峰以为逻。
明漪漾须眉,净练涵几座。
属意在水清,宁须论小大。
梯岩百步廊,幽室跨涧作。
恰来秋雨后,试看沧浪那。
亦自有波澜,何从觅尘污。
冰奁以为譬,玉峰以为逻。
明漪漾须眉,净练涵几座。
属意在水清,宁须论小大。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名为“小沧浪室”的独特景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清幽与纯净之美。诗人以“梯岩百步廊,幽室跨涧作”开篇,描绘了小沧浪室所在环境的险峻与隐蔽,暗示其远离尘嚣的独特性。接着,“恰来秋雨后,试看沧浪那”,点明了时间背景和观景时机,秋雨后的景象更显清新脱俗。
“亦自有波澜,何从觅尘污”两句,既赞美了小沧浪室中自然景观的壮丽,也表达了对尘世污浊的不屑。接下来,“冰奁以为譬,玉峰以为逻”运用比喻手法,将小沧浪室比作冰制的镜奁和玉峰,进一步强调了其纯净无瑕的特点。
“明漪漾须眉,净练涵几座”则直接描绘了水体的清澈,水面如镜,倒映着人的面容和周围的景物,展现出一种宁静和谐之美。最后,“属意在水清,宁须论小大”表达了诗人对水清之美的深深向往,认为无论大小,只要清澈便是值得追求的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小沧浪室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纯净、宁静生活的向往。
短棹舣湍石,华月满汀洲。
应知孤客无寐,特地照离忧。
谁念姮娥单枕,寂寞广寒宫殿,亦自□□□。
□□□□□,□□□□□。□怜我,尘满袖,雪盈头。
两乡千里萦恨,何事不归休。
遥想闺中今夜,夜久寒生玉臂,犹自倚高楼。
别泪入湘水,归梦绕鄜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