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来高阁倚嶕峣,飒沓为佳旷以昭。
旬五底须徵故事,春中好是遇花朝。
绿霏红滴初经雨,蝶蠕禽䀪总报韶。
坐此却宜抛绮句,惟馀颢气与相招。
飞来高阁倚嶕峣,飒沓为佳旷以昭。
旬五底须徵故事,春中好是遇花朝。
绿霏红滴初经雨,蝶蠕禽䀪总报韶。
坐此却宜抛绮句,惟馀颢气与相招。
这首诗描绘了泠然阁的壮丽景象和诗人在此地的深切感受。首句“飞来高阁倚嶕峣”以动态之姿展现阁楼的雄伟,仿佛它从天际飞来,依附在险峻的山峰之上,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接着,“飒沓为佳旷以昭”则通过风声的描述,展现了阁楼周围环境的开阔与明亮,暗示着这里是一个远离尘嚣、视野开阔的理想之地。
“旬五底须徵故事,春中好是遇花朝”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与季节的敏感,以及对美好时刻的期待。他认为,无论是旬日或十五日这样的特定日期,还是春日花开的时节,都是值得珍惜和庆祝的时刻。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流露出他对生活细节的细腻感知。
“绿霏红滴初经雨,蝶蠕禽䀪总报韶”描绘了雨后春景的生机勃勃。绿色的雾气与红色的雨滴交织在一起,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活力。蝴蝶蠕动,鸟儿鸣叫,它们都在以各自的方式迎接春天的到来,传递着春的信息。这一场景充满了生命力与和谐之美。
最后,“坐此却宜抛绮句,惟馀颢气与相招”表达了诗人在此地的感悟与心境。他认为,在这样充满自然之美的地方,应该放下华丽的辞藻,让心灵与自然的浩然之气相融合,达到一种超越语言的深刻体验。这种境界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以及在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的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泠然阁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生活细节的敏感以及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也是诗人内心世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