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苍海一重重,傍舍遥闻隔坞钟。
月上更无人语闹,雪深空认虎行踪。
诗书共喜灯前论,茗果翻疑梦里逢。
脱屣高谭无限乐,煴炉寒拥日高舂。
白云苍海一重重,傍舍遥闻隔坞钟。
月上更无人语闹,雪深空认虎行踪。
诗书共喜灯前论,茗果翻疑梦里逢。
脱屣高谭无限乐,煴炉寒拥日高舂。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冬日山林图景。首联“白云苍海一重重,傍舍遥闻隔坞钟”以“白云”、“苍海”、“重”等词营造出一种深远辽阔的意境,同时通过“傍舍”与“隔坞钟”的对比,展现了山林中静谧与远方的联系。颔联“月上更无人语闹,雪深空认虎行踪”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月光洒落,雪地上的足迹成为唯一的声响,仿佛连虎的行踪都成了夜的见证者,更加凸显了环境的清幽与神秘。
颈联“诗书共喜灯前论,茗果翻疑梦里逢”则转而描写人的情趣与雅致,诗人与友人在灯下品读诗书,谈论古今,仿佛在梦中相遇一般,充满了知音之乐与精神的愉悦。尾联“脱屣高谭无限乐,煴炉寒拥日高舂”以“脱屣”(脱去鞋履)形容轻松自在的状态,与“高谭”(高谈阔论)形成对比,表达了在寒冷中围炉而坐,享受着与友人的交谈之乐,直到日高舂时分,时间仿佛凝固,快乐无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夜山林的静美与人情的温馨,展现了宋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情感与哲理的深刻表达,是一首富有意境和韵味的作品。
残蝉断雁,政西风萧索,夕阳流水。
落木无边幽眺处,云拥登山屐齿。
岁月如驰,古今同梦,惟有悲欢异。
绿尊空对,故人相望千里。
追念淮海当年,五云行殿,咫尺天颜喜。
清晓胪传仙仗里,衣染玉龙香细。
今日天涯,黄花零乱,满眼重阳泪。
艰难多病,二陵无奈秋思。
枢府当年日赞襄,隐然一柱在明堂。
亲逢英主开前席,力与皇家正旧章。
直道岂求安富贵,纯诚惟欲助清光。
龚黄政事追千载,齐鲁风谣及万箱。
伟望能令中国重,奇谋曾压北方强。
故人待看调元后,乞取优游老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