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施何如法施均,绿杨青草几番春。
擎盂好好廛中去,莫惜眉毛指向人。
食施何如法施均,绿杨青草几番春。
擎盂好好廛中去,莫惜眉毛指向人。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守卓所作的《送诸方行化(其七)》。诗中以“食施何如法施均”开篇,对比了物质供养与精神教化的重要性,体现了佛教中“法施”的价值。接着,“绿杨青草几番春”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景象,暗示着时光流逝,生命轮回的主题。最后两句“擎盂好好廛中去,莫惜眉毛指向人”,表达了行化僧人应以慈悲心怀,不吝言辞,广布佛法,使众生受益的愿望。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寓意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佛法传播的热忱和对众生福祉的关怀。
十年一别两相过,前想悲欢慷慨歌。
穷去始知风俗薄,静来犹厌事机多。
相期鼻目倾肝胆,谁伴溪山避网罗。
万里辛勤君旧识,重江应亦畏风波。
强行南仕莫辞勤,闻说田园已旷耘。
纵使一区犹有宅,可能三月尚无君。
且同元亮倾樽酒,更与灵均续旧文。
此道废兴吾命在,世间滕口任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