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藜缘堑复穿桥,谁与高秋共寂寥。
伫立东冈一搔首,冷云衰草暮迢迢。
杖藜缘堑复穿桥,谁与高秋共寂寥。
伫立东冈一搔首,冷云衰草暮迢迢。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开篇“杖藜缘堑复穿桥”表现了诗人手持拐杖,沿着田埂小路,再次踏上那座桥梁,这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一种期待和向往。接下来的“谁与高秋共寂寥”则是在问谁能伴随自己在这高远的秋天中共同享受这份寂静无声的美好,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求的感慨。
第三句“伫立东冈一搔首”中的“伫立”意味着站立不动,沉浸在某种情思之中;“东冈”则是指东边的小山岗;“一搔首”则是整理头发的姿态,这个动作既可以理解为诗人在东冈上停留片刻,整理着自己的头发,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沉思之举。这种细腻的人物动作描写增添了诗歌的生动性。
最后一句“冷云衰草暮迢迢”则用冷清的云和渐渐凋零的草来形容秋天的景色,“暮迢迢”表达了一种悠长而淡远的情怀。这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淡定。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朋友知音难求的感慨,以及在大自然中所获得的心灵平静。
荣子贻我玉版笺,中著金萤妙相莲。
莲花世界亿万千,胡为乎此独喧传。
翳维星缠某岁年,奇葩忽放花联翩。
一萼两萼三四萼,开从左右相后先。
此岂关于地气偏,亦非系从雨露全。
同胞厚谊出性天,祥徵瑞应不踵旋。
并头莲,并头莲,出于淤泥濯清涟,昔由耳闻今目前。
滋养由元气,培植自心田。
尔根来自玉井千刃太华巅,移植汪洋万顷笠泽之湖边。
吴苑江子今之贤,题词首唱意拳拳。
吁嗟乎,燃萁煮豆泣相煎,荆树忽萎家道颠。
几人能咏常棣篇,起视此莲色倍鲜。
陈子平生仕燕北,此驭还山年望六。
政绩频年难尽书,试将《年谱》开编续。
畴昔我为弁一言,畅论交际證渊源。
一出一处异途径,彼此鸿爪均留痕。
春来属图游春景,柳绿桃红辟佳境。
溪桥掷杖神致闲,人到恒春乐徐领。
看图满幅景色明,步武乐天逾有情。
杖乡年届身健顺,经冬松柏荫益荣。
斯图斯人共悠久,贱名附骥倘不朽。
冈陵起伏作寿征,试悬华堂质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