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百媚娘.送亩仙校书落籍次友人韵》
《百媚娘.送亩仙校书落籍次友人韵》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百媚娘

日午莺犹贪梦,风定花谁摇弄。

闻说长条新有主,纵与缠绵何用。

虽不干卿愁却种,懒把春钩送。

夹路香尘将动,一曲红绡权奉。

从此真成千里隔,只有月明相共。

戏语小楼燕赤凤,掌舞休嫌重。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

“日午莺犹贪梦”,描绘了午后阳光下,黄莺还在沉醉于梦中的情景,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宁静。“风定花谁摇弄”,则以静谧的风停后,花朵轻轻摇曳的姿态,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这两句通过对比,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充满生命力的画面。

“闻说长条新有主,纵与缠绵何用”,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柳树比作有了主人的新物,表达了对新生事物的期待与感慨,同时也暗示了情感的复杂与微妙。“虽不干卿愁却种,懒把春钩送”,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表达了即使不直接参与,但依然能感受到情感的波动,以及对情感表达的无奈与淡然。

“夹路香尘将动,一曲红绡权奉”,描绘了道路两旁香气四溢,人们在轻快的音乐中欢聚的场景,充满了生活的乐趣与温馨。“从此真成千里隔,只有月明相共”,则表达了分别后的孤独与思念,月光成为了连接彼此的唯一纽带,寓意深远。

“戏语小楼燕赤凤,掌舞休嫌重”,最后两句以戏谑的口吻,表达了对朋友的关怀与祝福,希望他们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像小楼上的燕子一样自由飞翔,不受束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春日的美好与情感的复杂,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的作品。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三十六

纯是沉檀和乳麝,许多珠瓅间金瑰。

素娥亲捣摊成片,玉帝闲游撒下来。

(0)

以诗句咏梅.折得寒香不露机

天香无尽藏,参透古来希。

便使露些子,犹为杜德机。

(0)

茶具一贽鲜于伯机

惠山天下第一泉,阳羡百草不敢先。

二绝独与端石便,不受翠铁黄金煎。

古来风韵擅玉川,日高丈五犹打眠。

山中旧事今不然,石铫不在坡炉塼。

伯机卓荦美少年,好官不做自取廉。

床头月俸无一钱,手续陆羽经二篇。

我有片石出古端,瓜师斲成无脚铛。

为君置之书几边,自汲活水烹新烟。

不待七碗肌骨仙,飞去玉皇香案前。

天公高高望眼穿,百姓堕落深深渊,无人敢说江南天。

(0)

赠五星陈东野

粤从动静极互根,裂为二气分五行。

未有二气先有理,理与气合人物生。

人惟禀得天地气,故为耳目形口鼻。

人惟禀得气之理,故为仁义为礼智。

气为人形理为心,同是水木火土金。

今人问气不问理,茫茫只向天外寻。

人而不仁木已死,不须更论败在子。

人而薄义金已伤,如何却说生在巳。

无礼无智水火灭,不忠不信土气绝。

人于心上斩了根,是气安从有萌檗。

出门一笑逢星翁,谈天议论迥不同。

若能论气又论理,太极只在挑包中。

(0)

大小水帘洞

碧涧东西春水添,四时疏雨落晴檐。

珠宫贝阙无寻处,空见重重排玉帘。

(0)

南中题壁

明月照齐州,玉龙栖欲起。

壮士肠夜回,寒衾泼秋水。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