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垂杨吹絮罢。愁杀行人,又是春归也。
点点飞来和泪洒。多情解逐章台马。
瘦尽柔丝无一把。细叶青颦,闲却当时画。
惆怅此情何处写。黄昏淡月疏帘下。
陌上垂杨吹絮罢。愁杀行人,又是春归也。
点点飞来和泪洒。多情解逐章台马。
瘦尽柔丝无一把。细叶青颦,闲却当时画。
惆怅此情何处写。黄昏淡月疏帘下。
这首元代张翥的《蝶恋花·柳絮》描绘了一幅春天离别的画面。"陌上垂杨吹絮罢",开篇即以春风中飘落的柳絮象征着春光的消逝和离别的氛围。"愁杀行人,又是春归也",行人因春去而生愁绪,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离人的思念。
"点点飞来和泪洒"进一步渲染了离别时的感伤,柳絮仿佛带着行人的泪水飘落。"多情解逐章台马",柳絮随风追逐马蹄,暗示了行人的离去,增添了离别的凄凉。接下来的"瘦尽柔丝无一把",通过描绘柳条的枯瘦,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的凋零和诗人内心的失落。
"细叶青颦,闲却当时画",柳叶虽美,但已无人欣赏,暗指往日的美好时光不再。最后,"惆怅此情何处写"表达了诗人内心无法言说的惆怅,只能在黄昏淡月、疏帘下的静谧中默默品味。整首词以景寓情,情感深沉,展现了元代文人墨客对于春去秋来的感慨和人生无常的深深忧虑。
龙于经传皆有云,明幽其德能屈伸。
尝闻于耳昧厥真,乃今睹之信所闻。
层阴填空白日昏,仰见巨尾垂轮囷。
其长百丈围车轮,彷佛如辨鬣与鳞。
腥风萧飒来逼人,观者骇伏褫魄魂。
须臾摇动卷缩云,云气断岸随飞奔。
惊雷下震万瓦裂,暴雨一泻群河翻。
霆收无迹雨在物,吁龙出处何其神。
幽芳本长春,暂瘁如蚀月。
且当付造物,未易料枯蘖。
也知宿根深,便作紫笋茁。
乘时出婉娩,为我暖栗冽。
先生早贵重,庙论推英拔。
而今城东瓜,不记召南茇。
陋居有远寄,小圃无阔蹑。
还为久处计,坐待行年匝。
腊果缀梅枝,春杯浮竹叶。
谁言一萌动,已觉万木活。
聊将玉蕊新,插向纶巾折。
十载游名山,自制山中衣。
愿言毕婚嫁,携手老翠微。
不悟俗缘在,失身蹈危机。
刑名非夙学,陷阱损积威。
遂恐生死隔,永与云山违。
今日复何日,芒鞋自轻飞。
稽首两足尊,举头双涕挥。
灵山会未散,八部犹光辉。
愿从二圣往,一洗千劫非。
徘徊竹溪月,空翠摇烟霏。
钟声自送客,出谷犹依依。
回首吾家山,岁晚将焉归?
黄昏犹作雨纤纤,夜静无风势转严。
但觉衾裯如泼水,不知庭院已堆盐。
五更晓色来书幌,半夜寒声落画檐。
试扫北台看马耳,未随埋没有双尖。
城头初日始翻鸦,陌上晴泥已没车。
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眩生花。
遗蝗入地应千尺,宿麦连云有几家。
老病自嗟诗力退,空吟冰柱忆刘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