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关高柳北,鸿雁出其中。
天井开句注,长城接大同。
青苔馀战骨,白草失离宫。
岁暮多风雪,愁君一转蓬。
雄关高柳北,鸿雁出其中。
天井开句注,长城接大同。
青苔馀战骨,白草失离宫。
岁暮多风雪,愁君一转蓬。
这首诗描绘了雁门关一带的壮丽景色与历史沧桑感。首联“雄关高柳北,鸿雁出其中”以雄伟的关隘和南飞的大雁起笔,营造出一种辽阔而深邃的意境。接着,“天井开句注,长城接大同”两句,通过描述句注山与大同的连接,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展现了边塞的地理特征。
“青苔馀战骨,白草失离宫”则将视角转向历史,青苔覆盖的战骨与荒凉的白草,暗示了这里曾是战场,离宫的消失则象征着往昔繁华的消逝,给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时间的流逝感。
最后,“岁暮多风雪,愁君一转蓬”表达了对友人即将离开的不舍与担忧,岁末的风雪象征着离别的艰难与凄凉,将个人情感融入到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中,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的描写,以及对友人离别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边塞独特风貌的深刻理解和对友情的珍视,具有浓郁的边塞诗风格和强烈的情感色彩。
志气凌云,精神英秀,得脱遍求真理。
虚空炉户,自已天真,遭遇便能修制。
师不高明,咫尺如隔,千里安分真伪。
这黄芽赤髓,时人皆有,柰何愚昧。
真烈士、斡运机关,凿开混沌,夺得夜明如意。
辉辉宝盖,赫赫灵光,影隐大渊无滞。
休纵心猿,盗了金鼎还丹,谩劳虚费。
起三阳真火,时时烹炼,九还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