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燕京述哀·其七》
《燕京述哀·其七》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岁岁逢寒食,西山哭圣明。

股肱无稷契,涕泪有皇英。

涿鹿何曾战,髯龙不下迎。

凄凉阊阖外,落日动边声。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的《燕京述哀》系列之一,具体为第七首。诗中表达了对历史上的圣明君主的哀悼之情,以及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忧虑。

首句“岁岁逢寒食”,点明了时间背景,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常与清明节相连,人们在这一天会祭扫先人墓地,表达哀思。诗人以“岁岁”二字,强调了这种哀悼活动的年复一年,持续不断。

“西山哭圣明”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圣明君主的哀悼之情。这里的“西山”可能象征着逝去的辉煌时代或理想中的美好世界,“哭圣明”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政治状况的不满。

接下来的“股肱无稷契,涕泪有皇英”两句,运用了典故。稷契是古代贤臣,皇英则是指帝王的英灵。这两句意在批评当政者缺乏像稷契这样的贤臣辅佐,无法治理好国家,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当权者的失望和对过去贤明统治者的怀念。

“涿鹿何曾战,髯龙不下迎”两句,通过历史典故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涿鹿之战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大战,这里借以隐喻现实中的争斗;髯龙可能是指当时的统治者,下迎则暗示了他们的被动或无力应对局势。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政治斗争的无奈和对理想状态的向往。

最后,“凄凉阊阖外,落日动边声”描绘了一幅凄凉的边塞景象,阊阖是古代宫门的名称,此处可能象征着朝廷或权力中心。落日动边声,既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喻了时局的动荡不安。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政治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八十

三月青春弹指过,九旬朱夏又从头。

茶抽雀舌郎忙摘,麦弄虾须逐旋收。

炽然说法,声撼林丘。

(0)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三十

书载五云,绣添一线。剥尽群阴,天心复见。

惟有龟毛拂,今古无迁变。

松根石上笑谈空,切忌随他语脉转。

(0)

船子赞

千钧重寄一丝轮,三寸离钩抑逼人。

莫道踏翻船便了,夹山未必是金鳞。

(0)

颂古五十五首·其五十四

身后身前不丈夫,钁头边事想含糊。

不知费几苍松机,换得渠侬破钵盂。

(0)

依愚谷韵悼无己·其三

末后苏州作断□,手头活弄死蛇条。

暗遭一口通身烂,累合城人哭几朝。

(0)

布袋浴江图赞·其二

无端平地鼓波澜,揭露娘生赤肉团。

瞒得娇拟儿女子,溪头杨柳树难瞒。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