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枯身老任浮沉,懒泥秋风更役吟。
新事向人堪结舌,旧诗开卷但伤心。
苔床卧忆泉声绕,麻履行思树影深。
终谢柴桑与彭泽,醉游闲访入东林。
发枯身老任浮沉,懒泥秋风更役吟。
新事向人堪结舌,旧诗开卷但伤心。
苔床卧忆泉声绕,麻履行思树影深。
终谢柴桑与彭泽,醉游闲访入东林。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现实状况的感慨。开篇“发枯身老任浮沉,懒泥秋风更役吟”写出了诗人因年老体衰,对于生活的种种不如意只能默默承受,而“懒泥秋风”则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寒冷季节所带来困扰的无奈。
接下来的“新事向人堪结舌,旧诗开卷但伤心”展示了诗人面对新的生活变故时的沉默和在翻阅旧诗时的哀伤。这里的“新事”可能指的是社会上的变迁或者个人遭遇的不幸,而“旧诗”则是往日的记忆,都是让诗人感到痛心的事。
中间两句“苔床卧忆泉声绕,麻履行思树影深”是对自然景物的情感寄托。诗人躺在长满苔藓的床上,听着泉水的声音,陷入了沉思;穿着麻鞋走在路上,对周围的树木投下的深深树影也充满了思念。
最后,“终谢柴桑与彭泽,醉游闲访入东林”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之间往日交游的感激之情,以及希望摆脱烦恼,通过饮酒和漫无目的的散步来寻找心灵的慰藉。在这里,“终谢”意味着永远地告别,而“东林”则是诗人心中的避风港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身世沉浮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这样的主题和情感表达,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境之一。
我本山林人,出处无意固。
君亦如山泉,随地为流注。
方其居山时,文豹隐冥雾。
又如出岫云,散漫欻无据。
忆昨我与君,相逢同一处。
时时湖光亭,襟抱一披露。
君横膝上琴,我踵户外屦。
梅花落园春,辞君一朝去。
诗筒遽寥寥,粤从浙濡渡。
雁去燕复来,不得一字附。
抚怀兴长嗟,恍然此散聚。
何期老鹤臞,短翮忽舒布。
九皋耸孤唳,群仙翕清誉。
高寒玉峰巅,为尔肯一驻。
杭严两西湖,未必置爱恶。
瞥从子陵台,来踏苏公路。
山友而水宾,风晓而烟暮。
行止初何心,同是一真趣。
愿于人海中,更觅山中句。
步陟高高寺,徐行不用扶。
青天晴又雨,山色有还无。
句向闲中觅,茶因醉后呼。
所怀论未足,何乃又征途。
古郡草为城,怀贤隔此扃。
水风凉远树,河影动疏星。
江国晴犹润,烟林暮转青。
荷锄曾有约,独喜带骚经。
州名因水得,此地昔曾游。
自有欧公宅,常多儒者流。
野花开别岸,春色在行舟。
勉就诗书教,名高不用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