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销魂愁易老,三秋桂梦飘。
高寒绛阙,天空眇眇,海碧迢迢。
几番圆又缺,赚几番、玉瘁花蕉。
试回首、奈霓裳歌断,银汉墙高。应教。
庄严七宝,水精云母匠心雕。
山河小影,星辰昨夜,风露中宵。
上梁文早就,愿大千、遍满休凹。倚琼箫。
看素娥欲下,广袖纷招。
万古销魂愁易老,三秋桂梦飘。
高寒绛阙,天空眇眇,海碧迢迢。
几番圆又缺,赚几番、玉瘁花蕉。
试回首、奈霓裳歌断,银汉墙高。应教。
庄严七宝,水精云母匠心雕。
山河小影,星辰昨夜,风露中宵。
上梁文早就,愿大千、遍满休凹。倚琼箫。
看素娥欲下,广袖纷招。
这首诗《瑶台第一层》由清代诗人蒋敦复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瑶台仙境的壮丽景象与深邃情感。
开篇“万古销魂愁易老,三秋桂梦飘”,以“万古”和“三秋”起笔,营造出一种悠远而略带哀愁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短暂。接下来,“高寒绛阙,天空眇眇,海碧迢迢”三句,以“绛阙”、“眇眇”、“迢迢”等词描绘出瑶台的高峻、空旷与辽阔,展现出仙境的神秘与壮美。
“几番圆又缺,赚几番、玉瘁花蕉”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月亮的盈亏比作对人间的诱惑与考验,隐含着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紧接着,“试回首、奈霓裳歌断,银汉墙高”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通过“霓裳歌断”与“银汉墙高”的意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与对遥远理想的向往。
“应教。庄严七宝,水精云母匠心雕”两句,赞美瑶台的建筑之美,以“七宝”、“水精云母”等珍贵材料,以及“匠心雕”这一动词,强调了其工艺的精湛与艺术的高超。
“山河小影,星辰昨夜,风露中宵”三句,将瑶台与现实世界相对照,通过“小影”、“昨夜”、“中宵”等词,展现了诗人对宇宙广阔与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
“上梁文早就,愿大千、遍满休凹”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与向往,希望整个宇宙都能充满和谐与美好,没有遗憾与不平。
最后,“倚琼箫。看素娥欲下,广袖纷招”以“琼箫”、“素娥”、“广袖纷招”等意象,描绘出一幅仙乐飘渺、仙女降临的画面,充满了浪漫与幻想色彩,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邃的情感,构建了一个既美丽又充满哲思的仙境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宇宙、人生的独特见解与深刻思考。
雾雨胭脂照松竹,江南春风一枝足。
满城桃李各嫣然,寂莫倾城在空谷。
城中谁解惜娉婷,游子路傍空复情。
花不能言客无语,日暮清愁相对生。
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
石马立当道,纸鸢鸣半空。墦间人散後,乌鸟正西东。
圣俞宣城人,能使紫毫笔。
宣人诸葛高,世业守不失。
紧心缚长毫,三副颇精密。
硬软适人手,百管不差一。
京师诸笔工,牌榜自称述。
累累相国东,比若衣缝虱。
或柔多虚尖,或硬不可屈。
但能装管榻,有表曾无实。
价高仍费钱,用不过数日。
岂如宣城毫,耐久仍可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