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水隔殊乡,又匆匆误了,踏青时候。
一别几多时,河桥外,官柳青条犹瘦。
君来为问,渡江桃叶曾来否。
生怕木兰双艇子,只道故人依旧。
孤村寒食骎寻,料归期渐近,花开休骤。
油壁耐东风,先拌取、同醉乱红千亩。
凭阑望久,几番魂断烟中岫。
从此相逢休草草,暮对夕阳搔首。
烟水隔殊乡,又匆匆误了,踏青时候。
一别几多时,河桥外,官柳青条犹瘦。
君来为问,渡江桃叶曾来否。
生怕木兰双艇子,只道故人依旧。
孤村寒食骎寻,料归期渐近,花开休骤。
油壁耐东风,先拌取、同醉乱红千亩。
凭阑望久,几番魂断烟中岫。
从此相逢休草草,暮对夕阳搔首。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邵亨贞的《南浦·次韵答南金见寄》描绘了一幅烟雨江南的离别画面。开篇“烟水隔殊乡,又匆匆误了,踏青时候”,通过烟水和异乡的意象,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遗憾,以及错过的春日踏青良辰。接着,“一别几多时,河桥外,官柳青条犹瘦”写出了离别时间之长,以及友人离去后环境的寂寥,官柳的瘦态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
“君来为问,渡江桃叶曾来否”借桃叶的典故,询问友人是否曾如桃叶般再访,流露出对重逢的期待和担忧。“生怕木兰双艇子,只道故人依旧”则表达了诗人害怕友人音信全无,误以为旧人未变的深深忧虑。
下片转而写到寒食时节,花开渐近,诗人期盼友人归期临近,但又担心花开过快,不能长久陪伴。他想象与友人共赏花海,“油壁耐东风,先拌取、同醉乱红千亩”,表达出对相聚的热烈向往。
结尾“凭阑望久,几番魂断烟中岫”描绘了诗人长久倚栏远望,魂牵梦绕的画面,而“从此相逢休草草,暮对夕阳搔首”则告诫自己,若能重逢,务必珍惜,不要轻易错过,独自面对夕阳,感叹时光易逝。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典故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深眷恋和对相聚的渴望,以及对离别的无奈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