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草径微断,白云扉晚开。
罢琴松韵发,鉴水月光来。
宿鸟排花动,樵童浇竹回。
与君同露坐,涧石拂青苔。
碧草径微断,白云扉晚开。
罢琴松韵发,鉴水月光来。
宿鸟排花动,樵童浇竹回。
与君同露坐,涧石拂青苔。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郊野图景,透露出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首句"碧草径微断"设定了一个柔美而又有些许荒凉的春日小径,给人以无限遐想。紧接着"白云扉晚开"则是对时间流转的一种描写,云似门扉在傍晚时分缓缓打开,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宁静与美好。
诗中的"罢琴松韵发"表明了诗人放下琵琶,任由松风吹过琴弦发出悠扬之声,这不仅是对音乐之美的赞颂,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从容自得。随后的"鉴水月光来"则把视线引向水面,水中倒映着月光,显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宿鸟排花动"描绘了春日里鸟儿栖息在花间,偶尔起舞的情景,而"樵童浇竹回"则展现了一幅樵夫挑水浇灌竹林的生动画面,体现出诗人对劳动者生活的关注和赞美。
最后两句"与君同露坐,涧石拂青苔"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同享受露天之乐,以及坐在溪边的岩石上,轻抚着青苔的温馨情愫。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是一种精神上的自在与满足。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远的情感,勾勒出一个春日里的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
览君山中诗,多有赠我篇。
感此意爱厚,使我将潸然。
世态日衰薄,交道君独全。
岂若贱丈夫,心丑貌甚妍。
我已婴组绶,君方傲林泉。
出处虽有殊,所乐同一天。
壹也本西县,状貌徒磊砢。
其才固难得,行有所不可。
世人讵能掩,而尔辄自我。
既欲焉得刚,所守实未果。
抵罪当至死,其中遂水火。
一为人所活,上赋何琐琐。
为文好讥骂,恶吻事掀簸。
逢陟与规辈,次第滋尔祸。
无成困乡里,倔僵老愈叵。
何烦遣相视,器识自幺么。
余因守汉中,作诗揭墓左。
劝君莫学壹,学壹终坎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