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谢王庶轲秀才见赠诸篇》
《谢王庶轲秀才见赠诸篇》全文
宋 / 文同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览君山中诗,多有赠我篇。

感此意爱厚,使我将潸然。

世态日衰薄,交道君独全。

岂若贱丈夫,心丑貌甚妍。

我已婴组绶,君方傲林泉。

出处虽有殊,所乐同一天。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èwángshùxiùcáijiànzèngzhūpiān
sòng / wéntóng

lǎnjūnshānzhōngshīduōyǒuzèngpiān

gǎnàihòu使shǐjiāngshānrán

shìtàishuāibáojiāodàojūnquán

ruòjiànzhàngxīnchǒumàoshènyán

yīngshòujūnfāngàolínquán

chūchùsuīyǒushūsuǒtóngtiān

翻译
阅读你的山中诗篇,其中赠予我的很多。
感受到你深情厚谊,让我心中感动,几乎落泪。
世间人情日渐淡薄,唯有与你的交往让我感到真诚。
哪比得上我这卑微之人,内心丑陋但外表却美好。
我已经身居官场,而你却选择隐居山林。
虽然我们的生活道路不同,但内心的快乐却是相同的。
注释
览:阅读。
君山:你的山。
诗:诗篇。
赠我:赠送给我。
潸然:流泪的样子。
世态:世间人情。
衰薄:淡薄。
交道:交往。
贱丈夫:卑微之人。
心丑:内心丑陋。
貌甚妍:外表美好。
婴组绶:身居官场。
傲林泉:隐居山林。
出处:生活道路。
殊:不同。
所乐:内心的快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文同所作,名为《谢王庶轲秀才见赠诸篇》。诗中的“君”字指的是王庶轲秀才,而“览君山中诗,多有赠我篇”表达了诗人阅读到王庶轲的诗作,其中不少是送给自己的,这让诗人深受感动,“感此意爱厚,使我将潸然”显示出诗人对这份情谊的珍视与感激。

“世态日衰薄,交道君独全”反映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而王庶轲所保持的是纯洁高尚的人格和交往方式,这在物是人非的世界中显得尤为难能可贵。

“岂若贱丈夫,心丑貌甚妍”这句诗通过对比,更突出了王庶轲的卓尔不群。这里的“贱丈夫”指的是那些表面光鲜、内里腐朽的人,与之相比,王庶轲则是外在美好且心地纯洁。

“我已婴组绶,君方傲林泉”两位诗人的境遇不同,文同自己可能已经步入仕途,而王庶轲依旧保持着不为世俗所动的高洁情操,“傲林泉”形象给人以超脱尘世之感。

“出处虽有殊,所乐同一天”表达了尽管两人在社会位置和生活环境上有所不同,但共同享有的纯粹友谊和精神追求却是一致的。这也体现出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贵与重视。

作者介绍
文同

文同
朝代:宋   字:与可   号:笑笑居士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生辰:1018~1079年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
猜你喜欢

虞美人

炉烟细细红窗闭。人睡浓香里。

落花枝上乱莺声,最好采茶天气半晴阴。

潜身半晌银屏侧,收拾双鸳窄。

日高犹未到妆楼,翻怪小姑多事唤梳头。

(0)

菩萨蛮.笼香阁遗事

梦中同看梨花雨,醒来犹作喃喃语。

绣被压春寒,低头蹙远山。

心情无限恶,恨剔灯煤落。

开煞并头花,何曾准到家。

(0)

青玉案.感旧

窥帘映柱都无计,算只有、更衣起。

眉语博山烟雾里。

惨红衵服,娇黄妆靥,再见伤憔悴。

几年辛苦萧郎味。扑朔惊心小猧子。

月黑花阴门半闭。

回头似梦,他生未卜,已赚今生泪。

(0)

寒夜同年薛璞庵庶常顾晴沙农部蒋敬韬上舍小饮秦岵斋寓斋题敬效山水二首·其一

冱云纸阁芦帘下,淡墨炉香茗碗余。

一发江南青不断,坐深明月到窗虚。

(0)

赠马蓼庵六十

屈指升恒又十龄,芒鞋踏遍海山青。

过墙浊酒朝朝漉,接舍高谈夜夜听。

片月许分居士榻,一编拟注太元经。

春风步屧南村柳,相唤相呼绿满汀。

(0)

黄埠墩

孤屿起中流,名传楚公子。

一楼杨柳烟,四面芙蓉水。

翠袖映雕阑,兰桡系香沚。

入山佳景多,登眺从此始。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