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同看梨花雨,醒来犹作喃喃语。
绣被压春寒,低头蹙远山。
心情无限恶,恨剔灯煤落。
开煞并头花,何曾准到家。
梦中同看梨花雨,醒来犹作喃喃语。
绣被压春寒,低头蹙远山。
心情无限恶,恨剔灯煤落。
开煞并头花,何曾准到家。
这首《菩萨蛮·笼香阁遗事》由清代诗人蔡灿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生动的场景构建,展现了主人公在梦境与现实之间徘徊的心境。
首句“梦中同看梨花雨”,以梨花雨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梦幻而凄美的氛围,仿佛主人公在梦中与某人共同欣赏着梨花纷飞的景象,梨花雨象征着纯洁与哀愁,预示着情感的复杂与深沉。
接着,“醒来犹作喃喃语”一句,揭示了梦境的结束与现实的回归,主人公虽然从梦中醒来,但心中仍萦绕着梦中的情感,喃喃自语,流露出对梦境的留恋与不舍。
“绣被压春寒,低头蹙远山”描绘了主人公醒来后的环境与情绪状态。绣被象征着精致与温暖,却无法抵御春寒,暗示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寒冷。低头蹙眉的动作,形象地表现了她内心的忧郁与愁思,远山则象征着遥远的距离与难以触及的情感。
“心情无限恶,恨剔灯煤落”进一步展示了主人公的情绪波动。无限恶的心情,表达了她对当前处境的不满与痛苦;恨剔灯煤落,则是她试图摆脱困境、寻求解脱的行为,但最终却未能如愿,反而加剧了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最后,“开煞并头花,何曾准到家”以并头花为喻,象征着主人公与某人的关系,即使花开并蒂,也未能真正达到心灵的归宿与家庭的安定。这句话表达了她对爱情与归属感的渴望与失落,以及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与冲突。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运用,深刻地展现了主人公在情感与现实之间的挣扎与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大江会九派,惊涛浩无边。
浔阳三舍余,五日劳洄沿。
层崖出危堞,孤城枕江壖。
茫茫辨洲树,稍稍开墟烟。
即景感徂岁,望古怀昔贤。
水势枞阳西,山光义熙前。
我因一囊粟,乘此万里船。
所求亮锱铢,忍受旁人怜。
造物养不材,饮啄良有缘。
但当咏时运,便可归园田。
三复乞食诗,操瓢亦欣然。
出险复入险,目眩心长摇。
沧江忽一束,巨石当岩㠂。
槎丫藤外卷,窍穴风中号。
急流乱澎湃,众水喧嗷嘈。
冲波走逆浪,百丈连山腰。
来舟如轻凫,瞥眼不可招。
冥冥入暗谷,飒飒闻悲猱。
嗟哉造化奇,设险非一朝。
我闻垂堂戒,胡乃轻鸿毛。
作诗招征魂,日落风萧骚。
高卧旧梁园,风流叹歇绝。
不见古时人,但见古时雪。
今人孰与古人齐,古雪何如今雪洁。
平台一凸千年痕,冷艳寒光耿未灭。
万斛珠玑飞碧空,清冷池边墨浪热。
南冠有客悲华颠,吹上头颅不可刷。
一曲《阳春》和者稀,山耸吟肩冻欲折。
虚窗瞥见梅花魂,五夜遥情为谁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