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客能论道,吾生学养蒙。
贫交世情外,才子古人中。
冠上方簪豸,车边已画熊。
拂衣迎五马,垂手凭双童。
花醥和松屑,茶香透竹丛。
薄霜澄夜月,残雪带春风。
古壁苍苔黑,寒山远烧红。
眼看东候别,心事北川同。
为学轻先辈,何能访老翁。
欲知今日后,不乐为车公。
上客能论道,吾生学养蒙。
贫交世情外,才子古人中。
冠上方簪豸,车边已画熊。
拂衣迎五马,垂手凭双童。
花醥和松屑,茶香透竹丛。
薄霜澄夜月,残雪带春风。
古壁苍苔黑,寒山远烧红。
眼看东候别,心事北川同。
为学轻先辈,何能访老翁。
欲知今日后,不乐为车公。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访问一位隐居之士的场景。开篇“上客能论道,吾生学养蒙”两句表明来访者能够深入讨论道理,而自己的一生都在学习和培养品德。接着,“贫交世情外,才子古人中”则展示了诗人的清贫与超脱,以及其文学才能在古代人中的地位。
“冠上方簪豸,车边已画熊”描述了一种仪式或装饰的场景,可能是访问之前的一种准备。下面,“拂衣迎五马,垂手凭双童”则展现了诗人迎接客人的热情和隆重。
“花醥和松屑,茶香透竹丛”写出了宴席上的酒香与茶香交融的意境,而“薄霜澄夜月,残雪带春风”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时间流转和季节更迭。
“古壁苍苔黑,寒山远烧红”两句通过古老墙壁上的苔藓和远处山中的火光,勾勒出一幅静谧而又生机的画面。最后,“眼看东候别,心事北川同”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分别的朋友怀有一份深厚的情感,而“为学轻先辈,何能访老翁”则是诗人对于学习和探寻古人的智慧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访问过程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知识、友情以及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和赞赏。
新作城边圃,陂原上下斜。
竹多刘裕宅,松接戴颙家。
山色不须买,江流何处涯。
但邀东海月,莫听五更鸦。
郢国当时唱,犹传白雪真。
问今非昔日,和者几何人。
客自射飞雁,渔能供跃鳞。
芳洲堕马处,吾祖汉名臣。
行色在车马,西亭新雨过。
移家从上党,佐幕向三河。
皂荚林初暗,黄粱酒未和。
七贤无复有,旧迹尚应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