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华满京洛,藻翰发阳春。
未遂鹓鸿举,尚为江海宾。
吴中高宴罢,西上一游秦。
已想函关道,游子冒风尘。
笼禽羡归翼,远守怀交亲。
况复岁云暮,凛凛冰霜辰。
旭霁开郡阁,宠饯集文人。
洞庭摘朱实,松江献白鳞。
丈夫岂恨别,一酌且欢忻。
声华满京洛,藻翰发阳春。
未遂鹓鸿举,尚为江海宾。
吴中高宴罢,西上一游秦。
已想函关道,游子冒风尘。
笼禽羡归翼,远守怀交亲。
况复岁云暮,凛凛冰霜辰。
旭霁开郡阁,宠饯集文人。
洞庭摘朱实,松江献白鳞。
丈夫岂恨别,一酌且欢忻。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对朋友离别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开篇“声华满京洛,藻翰发阳春”两句,通过对京城洛阳城春景的赞美,表达了对文化艺术繁荣和个人才华得以展现的喜悦。紧接着,“未遂鹓鸿举,尚为江海宾”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仕途不顺利、尚未得到重用的无奈与感慨。
中间部分“吴中高宴罢,西上一游秦。已想函关道,游子冒风尘。”表明诗人在告别之后,将要启程前往新的地方,这里的“吴中”指的是江苏和浙江一带,而“西上”则是指长安(今陕西西安)方向,即将离开的朋友所在地。通过对即将到来的旅途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于远行和冒险风尘的不舍与期许。
下片“笼禽羡归翼,远守怀交亲。况复岁云暮,凛凛冰霜辰。”则转向对即将分别的情感深处进行探讨。“笼禽”比喻朋友间的牵挂和不舍,“远守”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与长存。随后的“况复岁云暮,凛凛冰霜辰”则是对时光流逝、季节更替的感慨,以及寒冷天气中的孤独和寂寞。
结尾部分,“旭霁开郡阁,宠饯集文人。洞庭摘朱实,松江献白鳞。”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以及他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在这里,“旭霁”指的是皇帝的恩泽,“郡阁”则是官府之地,而“宠饯集文人”表明在这样的环境中,文人们得到了赏识和聚集。随后的“洞庭摘朱实,松江献白鳞”则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热情。
最后,“丈夫岂恨别,一酌且欢忻。”表达了即便是离别,也不应有过多怨恨,应当珍惜当下的相聚时光,即使是一小杯酒,也能带来一时的快乐。这里的“丈夫”指的是有志气的人,而“岂恨别”则是对这种情操的赞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以及面对离别时的豁达情怀。
云作望益切,云散愁弗置。
初零未敢信,旋浓转生畏。
片刻绪万端,谁能高枕寐。
湱然乃大沛,檐声注不匮。
瞻天宇溟濛,步砌苔渐渍。
庶净蠲疾病,更回苏苗穗。
所惜三寸才,未云一犁暨。
旱久利渥霖,彻夜忧仍继。
傍曙云复生,廉纤时作势。
救急固差佳,优沾始深慰。
五更问阴晴,云重报中人。
朦胧才攲枕,户外雨声闻。
须臾问雨势,又称花霏银。
雨佳雪气寒,踊虑伤麦根。
或云候已暖,凝霙因水村。
慰言半疑信,穑务殷农民。
晨行风雪兼,拟使驱浓云。
设雨慎莫驱,巽二岂吾臣。
午馀复棼丝,湿润香生尘。
凭窗眄廉纤,水天景弥新。
讵为豁襟抱,惟是筹耕耘。
瞥眼六时间,一心愁喜纷。
言泛木兰舟,旋穷玉泉曲。
山古林益苍,地灵气偏淑。
遵堤闻早蝉,点笔寄遐瞩。
万物识化源,消息循环属。
独惜蜕遗枝,不复嘶新绿。
五月候鸣蜩,豳风义曾表。
清和气充盈,百昌发育早。
群噪致昔厌,一唠觉今好。
触绪参妙诠,即物含至道。